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科爾沁草原,沙丘普遍有歷史時期形成的三層黑沙土(肥沃土壤)。如圖為科爾沁草原示意圖和近6000年以來的某地地層剖面示意圖。

(1)說出剖面圖中黑沙土的變化特征。
(2)推斷同時期科爾沁草原黑沙土厚度的分布特征并說明依據。
(3)為了防止西遼河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簡述農業(yè)生產中應該采取的措施。

【答案】(1)形成越早,埋藏越深,厚度越大。
(2)由東南向西北,厚度減小。推斷依據:東南部水熱條件好,植被生長快,土壤發(fā)育程度高,土層厚度大。
(3)調整產業(yè)結構,發(fā)展節(jié)水農業(yè)和生態(tài)農業(yè);發(fā)展滴管和噴灌等節(jié)水技術;對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進行恢復治理,退耕還林還草等。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0引用:1難度:0.6
相似題
  • 1.如圖1是某地巖層水平分布圖。據圖回答問題。

    (1)在圖2中畫出a-b一線的地形剖面圖

    (2)寫出甲所在地的地質構造及地形類型并簡述其形成過程。

    發(fā)布:2024/12/31 16:0:1組卷:1引用:2難度:0.5
  • 2.長城是中國古代軍事防御工程,由城墻、敵樓、關城、烽火臺等多種防御工事所組成。如圖為某地長城景區(qū)等高線地形圖及關城景觀圖片。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筑長城,因地形,用制險塞”。關城是長城防御建筑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位置至關重要。
    (1)說出圖中關城修筑的地形部位并據此說明選址原因。
    “登高望烽火,誰謂塞塵飛”。烽火臺是古代用于點燃煙火傳遞消息的設施。
    (2)說出圖中不能眺望到烽火臺的敵樓,并說明理由。
    該地長城景區(qū)在M、N之間修建纜車索道,方便游客登臨高峰并觀賞風景。
    (3)繪制MN沿線地形剖面圖,并說出纜車索道上行方向的地形坡度變化。

    發(fā)布:2024/12/31 18:30:1組卷:11引用:5難度:0.7
  • 3.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巖層的空間方位通常用傾角和傾向來描述。如圖1中“50°┤”表示巖層與水平面成50°夾角且向東傾斜。

    (1)在圖2中畫出A~B一線的地形剖面圖,并在垂直剖面圖上畫出巖層分布情況(要求:用粗實線表示巖層分界;用符號表示巖層名稱)。
    (2)指出Q處的構造地貌,并分析該地貌的形成過程。

    發(fā)布:2024/12/31 17:0:2組卷:1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