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小花用如圖1甲所示實物圖做“伏安法測量定值電阻”的實驗。電源為兩節(jié)新的干電池,滑動變阻器R1(10Ω 0.5A),R2(20Ω 0.5A)。

(1)本實驗的原理是
R
=
U
I
R
=
U
I
。
(2)某次測量時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如圖1乙、丙所示,則定值電阻的阻值為
5
5
Ω,小花將此阻值作為最后結果記錄在實驗報告冊上,是
不合理
不合理
(選填“合理”或“不合理”)的。
(3)小花完成實驗后,將定值電阻更換為一個小燈泡,該燈泡正常發(fā)光的電壓為2.5V,電阻約為10Ω,移動滑片P,依次測得6組數據,如表所示。分析實驗可知,小燈泡的電阻隨
溫度
溫度
的升高而增大。
實驗次數 I 2 3 4 5 6
電壓U/V 0.5 1.0 1.5 2.0 2.5 2.8
電流I/A 0.16 0.20 0.22 0.25 0.28 0.29
(4)小花選用的滑動變阻器應是
R2
R2
(選填“R1”或“R2”)。
(5)另一位小婕同學根據自己的實驗數據繪制出定值電阻和小燈泡的I-U圖像如圖2所示,試分析圖像中A、B、C三點電阻最大的是
B
B
點。(選填“A”、“B”或“C”)

【答案】
R
=
U
I
;5;不合理;溫度;R2;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1775引用:4難度:0.5
相似題
  • 1.在測量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的實驗中,選用的電源電壓為4.5V,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V完整的實驗電路。

    (1)伏安法測電阻原理是
    。
    (2)按電路圖連接成實物圖后,閉合開關,發(fā)現小燈泡不亮、電流表指針不動、電壓表指針有明顯的偏轉,則電路故障原因可能是
    。
    (3)排除故障后,閉合開關,緩慢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同時觀察
    (選填“電壓表”或“電流表”)示數的變化,當電壓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時;若要測得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滑片P應向
    (選填“A”或“B”)端移動。
    (4)改變滑片P的位置,獲得多組對應的電壓、電流值,繪制了如圖丙所示的I-U圖象(不計小燈泡電阻隨溫度的變化)。由圖象可知,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是
    Ω。

    發(fā)布:2024/11/26 8:0:2組卷:52引用:1難度:0.5
  • 2.在測量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的實驗中,選用的電源電壓為4.5V,小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5V完整的實驗電路。

    (1)伏安法測電阻原理是

    (2)按電路圖連接成實物圖后,閉合開關,發(fā)現小燈泡不亮、電流表指針不動、電壓表指針有明顯的偏轉,則電路故障原因可能是
    。
    (3)排除故障后,閉合開關,緩慢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同時觀察
    (選填“電壓表”或“電流表”)示數的變化,當電壓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時,其讀數為
    V;若要測得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滑片P應向
    (選填“A”或“B”)端移動。
    (4)改變滑片P的位置,獲得多組對應的電壓、電流值,繪制了如圖丙所示的I-U圖象(不計小燈泡電阻隨溫度的變化)。由圖象可知,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是
    Ω。

    發(fā)布:2024/11/26 8:0:2組卷:93引用:1難度:0.6
  • 3.小希在測額定電壓為2.5V的小燈泡電阻時,設計了如圖甲的電路圖。
    (1)用伏安法測電阻的原理是:
     
    。
    (2)實驗時,小希按電路圖連接了電路,電路連接無誤后,閉合開關,發(fā)現燈泡不發(fā)光,電流表指針不發(fā)生偏轉,電壓表指針有偏轉,請幫她找出故障的原因
     

    A.小燈泡短路  B.電源接觸不良
    C.小燈泡斷路  D.電流表內部短路
    (3)排除故障后,小希通過實驗測量了多組實驗數據并畫出了I-U圖象,如圖乙所示。小燈泡正常發(fā)光時的電阻為
     
    Ω。
    (4)選取圖象中的三組數據,通過計算后發(fā)現電阻值相差較大,你對這一現象的解釋是
     
    。

    發(fā)布:2024/11/26 8:0:2組卷:14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