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實用類文本,完成問題。
用閱讀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①日前,記者去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采訪。走進學校與學生攀談幾句便發(fā)現,他們思維清晰、談吐流暢。仔細了解后得知,在錫山高中,每個學生在高中階段都要擁有600萬字的閱讀量。為此,學校作出不少努力:與新華書店聯合打造“匡園書屋”,并保持書籍的動態(tài)更新;每個教室配備“教室書房”,每個書房放置500本左右的圖書……
??②閱讀對于兒童成長至關重要。幼年時,生動有趣的故事讓孩子在閱讀中收獲智慧和驚喜,幫助他們打開想象之門。少年時,課外閱讀的積累不僅可以為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同時也可以幫孩子建立穩(wěn)定的情緒發(fā)展,理解與他人相處的意義,翻開書籍,和偉大的經典對話,如同打開一個遼闊的精神世界。對于少年兒童來說,培養(yǎng)閱讀的興趣、學會閱讀的方法、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對其心靈滋養(yǎng)、審美塑造、知識儲備等,均大有裨益。
??③用閱讀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有書讀”是基本要求,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拉烏彝族鄉(xiāng),拉烏完全小學校長謝紅芬常常在周末背上書包,裝滿精心挑選的書籍,到學生家中和孩子一起讀書。對這些孩子而言,一本薄薄的書籍,就能讓他們看見更廣闊的世界。目前,在一些中西部地區(qū),很多兒童擁有的課外讀物數量還很少。如何為這些孩子提供更多的優(yōu)質圖書,保障他們閱讀的權利,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④現在的書籍種類繁多,數量眾多,良莠不齊,因此,必須教會孩子閱讀要做到有所選擇。這樣既可以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刀刃上,又能真正做到有所收獲。世界上有很多經典著作,經過幾千年的時間依然流傳至今。如果孩子們走進經典,就會發(fā)現其中蘊含很多亙古不變之理,可以從中獲得很多智慧。前段時間,教育部印發(fā)的《中小學生課外讀物進校園管理辦法》,明確課外讀物的質量標準,要求學校做好課外讀物進校園的初選、評議、確認、備案等環(huán)節(jié)。這一舉措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問題讀物進入校園,有助于發(fā)揮閱讀的育人功能。
??⑤只有正確地閱讀,才能獲得人生效益。著名作家畢飛字說:“在我閱讀經典的時候,一個詞、一個字都不愿意放過。”他特別在乎能否捕捉到綿密字句中隱藏的種種細節(jié)。在互聯網、社交媒體迅猛發(fā)展的時代,“淺閱讀”“碎閱讀”充斥于眼前,如果不增強甄別能力、思考能力,就很容易在無邊的信息海洋中迷失方向,把自己的頭腦變成別人思想的“跑馬場”。
??⑥閱讀是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重要內容,為少年兒童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讓孩子愛上讀書、讀有所得、讀有所樂,需要社會各方協同努力。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可以在某個固定時間段,放下手中的工作,開展親子閱讀,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教師應不斷提升閱讀鑒賞能力、教學設計能力,開發(fā)出適合孩子特點的閱讀指導課程;此外,圖書館、書店、書展等公共閱讀空間,也應強化配備和管理,創(chuàng)造良好的兒童閱讀環(huán)境。
??⑦用閱讀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讓他們在閱讀中獲得知識、開闊視野、豐富心靈,孩子們一定會擁有更加美好的未來。
(文/雅言,基于命題需要有刪改)(1)下列關于閱讀對成長作用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A
A.閱讀大量書籍讓人思維清晰、談吐流暢。
B.閱讀趣味故事讓人收獲智慧、豐富想象。
C.閱讀積累讓人情緒穩(wěn)定、易于理解他人。
D.對話經典作品讓人擁有遼闊的精神世界。
(2)下列關于鼓勵閱讀的合理做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CC
A.滿足偏遠地區(qū)學生優(yōu)質閱讀需求。
B.落實課外讀物進校園的各項舉措。
C.提倡細致解讀經典的每一個細節(jié)。
D.強化公共閱讀空間的配備和管理。
(3)除了學校的參與,作者認為社會各界還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協同“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請簡要概括。
【答案】A;C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22難度:0.5
相似題
-
1.對下列句子運用的論證方法的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h2>
發(fā)布:2024/12/27 2:30:1組卷:133引用:2難度:0.8 -
2.閱讀下面材料,完成小題。
【文本一】
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 ①新時代新征程,中國青年應當更加秉持于祖國于時代的自信心,重視并不斷激發(fā)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增強自身志氣、骨氣和底氣,踔厲奮發(fā)、篤行不怠,砥礪前行,“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為社會發(fā)展和祖國建設注入新的動力。
②自信自強,沉淀于中國悠久的奮斗歷史。對于一個國家、民族而言,歷史是影響其精神力量凝結和傳承的重要因素之一,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奮斗的民族,中華民族的歷史也是一段不斷奮斗的歷史。正是有這種靡堅不摧、堅韌頑強的精神力量支撐,幫助中華民族走過遙遙的歷史長河,邁入一個又一個新的歷史征程。
③自信自強,淬煉于困難中凝聚的團結偉力。團結奮斗是我們黨和國家能夠解決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重要前提。中華民族之所以能一步步走來,并取得如今的偉大成就,正是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團結一致、艱苦奮斗取得的?!皩崿F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就是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边@股團結的力量不僅是當今歷史條件下能夠進一步發(fā)展的堅實基礎,更是凝結強大精神動力進而逐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法寶。新時代新征程,十四億中華兒女共同托舉強國復興之夢,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以更加自信自強的姿態(tài),迎接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
④自信自強,更需要發(fā)揚在新時代下的拼搏奮斗。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無數中國人挺身而出,擔當奉獻。見證國家脫貧奇跡,記錄時代最美風景的陳貝兒;以9.83秒成績闖進奧運會男子田徑100米決賽的亞洲飛人蘇炳添;雙耳失聰但仍自強不息的青年學生趙夢南……他們作為青年一代,彰顯了中華兒女的自信自強的精神風采。他們的故事感動著我們,也激勵著更多的青年正視困難、堅定信心,在各自的賽道上書寫絢麗璀璨的華章。
⑤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更接近、也更有信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目標。道阻且長,行則將至,凝聚自信自強的精神力量,堅定篤行不怠的理想追求,在奮斗中放飛青春夢想,在征程中勇擔責任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嶄新動力。
(作者:顧發(fā)祥,有刪改)【文本二】
① 。巍巍大國,中華文明源遠流長,雖歷經磨難,但卻有著頑強的生命力,歷久而彌新?!奥仿湫捱h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三閭大夫屈原在面對諂媚小人時的自我獨白;“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這是思想家荀子的自強堅持之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是詩仙李白大氣磅礴的自信之氣……這些優(yōu)秀傳統文化早已在歷史長河中融入了中國人的血脈,成為了中華兒女的民族基因。
②面對新的挑戰(zhàn),我們青年人更要自信自強。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在這樣危急時刻,青年醫(yī)務工作者不畏艱險,主動請纓支援武漢。在援鄂醫(yī)療隊中,“80后”“90后”占到了護士成員的90%,這是我們青年人的自強之氣;去年,河南衛(wèi)視的《唐宮夜宴》一炮而紅,這是我們青年人的文化自信之氣,青春靚麗,用大唐風貌顯盡這盛世氣象;數百萬青年大學生參加“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用自己的力量來服務基層……身處于巨大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的時代中,我們青年人更要自信自強,肩負起屬于我們的時代責任,讓我們的青春在實干奮進中熠熠生輝。
(作者:陳莉,有刪減)(1)信息提取。
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本一】的主要觀點。
②根據語境,給【文本二】第①段橫線處補寫一個恰當的句子。
(2)【文本一】【文本二】中劃線處都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作者的意圖分別是什么?
(3)請你簡要分析【文本一】的論證思路。
(4)有同學搜集了下面的材料,你認為其可以用來作為【文本一】或【文本二】中的哪一段的事實論據?請簡要分析。
袁老幾十年如一日,廢寢忘食,一邊致力于雜交水稻的研究,一邊努力推廣促進雜交水稻走向世界,讓雜交水稻在許多國家“生根開花”。正如2004年《感動中國》給袁隆平的頒獎詞中寫道,“他畢生的夢想,就是讓所有人遠離饑餓?!?/h2>發(fā)布:2024/12/26 19:30:1組卷:29引用:4難度:0.5 -
3.《魚我所欲也》一文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發(fā)布:2024/12/27 1:0:4組卷:16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