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閱讀下列短文,然后回答問題。
地球上,水的三種狀態(tài)在不斷地相互轉化。水的物態(tài)變化,形成了海洋、陸地、大氣間的水循環(huán),水循環(huán)的過程是地面(江河、海洋)的水在太陽的輻射下不斷蒸發(fā),在空中形成暖濕氣流,暖濕氣流遇到冷的空氣后變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漂浮在空中,形成了美麗多姿的云朵。
暖濕氣流沒有遇到冷空氣,就不會下雨。所以人工降雨的方法是向云層中輸送冷卻劑,一般是用飛機在適當的云層中播撒干冰(固態(tài)二氧化碳)。
有時候,在湛藍的天空中也會出現一條長長的白色云帶,這是高空飛過的噴氣式飛機“描繪”出來的。由于飛機噴出大量的煙粒,這些煙粒起著凝結核的作用,使水蒸氣凝結后附著在煙粒上,形成云帶,在陽光的照射下,云帶呈現出白色。
問題:
(1)暖濕氣流在形成云朵的過程中,要放熱放熱(吸熱/放熱),主要的物態(tài)變化是液化液化和凝華凝華;
(2)炎熱的夏天,剝開冰棍的包裝紙,會看到冰棍周圍出現了“白氣”,“白氣”是小水滴小水滴(水蒸氣/小水滴)。
(3)人工降雨時播撒干冰,干冰的作用是升華吸熱,使周圍溫度降低升華吸熱,使周圍溫度降低。
(4)暖濕氣流雖然攜帶較多的水分,但只有與冷空氣相遇才會降雨,請說明理由暖濕氣流中的水蒸氣只有遇到冷空氣才能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暖濕氣流中的水蒸氣只有遇到冷空氣才能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
(5)在某些煙塵污染嚴重的地區(qū),大霧天比其他地區(qū)要多,其原因是在煙塵污染嚴重的地區(qū),空氣中必然充滿大量的煙塵小顆粒,用來充當水蒸氣的凝結核,更容易形成大霧天在煙塵污染嚴重的地區(qū),空氣中必然充滿大量的煙塵小顆粒,用來充當水蒸氣的凝結核,更容易形成大霧天。
【答案】放熱;液化;凝華;小水滴;升華吸熱,使周圍溫度降低;暖濕氣流中的水蒸氣只有遇到冷空氣才能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在煙塵污染嚴重的地區(qū),空氣中必然充滿大量的煙塵小顆粒,用來充當水蒸氣的凝結核,更容易形成大霧天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9/11 7:0:8組卷:64引用:4難度:0.7
相似題
-
1.關于物態(tài)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20 8:0:1組卷:28難度:0.8 -
2.如圖所示,是電影《長津湖》描述的真實歷史場景。在零下40℃的極端天氣下,中國人民志愿軍趴在雪地上巋然不動,從他們口中呼出的水蒸氣在眉毛、頭發(fā)上結了一層厚厚的“霜”,其“霜”的形成過程是 (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此過程中需要 (選填“吸熱”或“放熱”)。
發(fā)布:2024/12/29 15:0:4組卷:39引用:1難度:0.7 -
3.在試管中放些碘粒,塞緊塞子,過一會兒,管內出現少許紫色碘蒸氣,把試管放入熱水中,很快管內碘蒸氣顏色變濃,再把試管放入冷水中,發(fā)現紫色碘蒸氣消失,管壁出現紫色碘顆粒,同時,冷水的溫度升高。據此做出的判斷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21 8:0:2組卷:236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