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某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裝置測物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打點計時器所用交流電的頻率為f。實驗中所用鉤碼相同,每個鉤碼的質量為m,共有k個。重力加速度為g

(1)長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帶有定滑輪的一端伸到桌面外。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長木板沒有定滑輪的一端。物塊靠近打點計時器,物塊連接紙帶、紙帶穿過打點計時器,細線一端與木塊相連。另一端跨過定滑輪掛上鉤碼,其余鉤碼都疊放在物塊上。調節(jié)定滑輪的高度,使
細線與長木板平行
細線與長木板平行
,接通電源,釋放紙帶,打出的一條紙帶如圖乙所示。在該紙帶上每隔4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在測量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時,該同學不小心將計數(shù)點“3“弄模糊,于是他測出了其它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并標在紙帶上,則由測出的數(shù)據(jù)求出物塊運動的加速度大小為a=
[
x
5
+
x
6
-
x
1
+
x
2
]
f
2
200
[
x
5
+
x
6
-
x
1
+
x
2
]
f
2
200
(用xl,x2,x5,x6表示)
(2)保持懸掛的鉤碼和放在木塊上的鉤碼總數(shù)不變。將物塊上的鉤碼逐個移到懸掛鉤碼端。更換紙帶,重復上述步驟記錄每次懸掛鉤碼的個數(shù)n并求出對應測得的加速度a,并作出a-n圖象,如圖丙所示。a0、n0為已知量。由圖線得到μ=
a
0
g
a
0
g
。由此圖象還可以求出物塊的質量M=
g
+
a
0
n
0
m
a
0
-
km
g
+
a
0
n
0
m
a
0
-
km
-

【答案】細線與長木板平行;
[
x
5
+
x
6
-
x
1
+
x
2
]
f
2
200
a
0
g
;
g
+
a
0
n
0
m
a
0
-
km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27 10:35:59組卷:33引用:3難度:0.4
相似題
  • 1.某同學想測量滑塊和長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如圖甲所示,表面粗糙、一端裝有定滑輪的長木板固定在水平實驗臺上;木板上有一滑塊,滑塊右端固定一個輕小動滑輪,鉤碼和拉力傳感器通過繞在滑輪上的輕細繩相連,細繩與長木板平行,放開鉤碼,滑塊在長木板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忽略滑輪的摩擦)。

    ①實驗開始前打點計時器應接在
    (填“交流電源”或“直流電源”)上。
    ②如圖乙為某次實驗得到的紙帶,s1、s2是紙帶中兩段相鄰計數(shù)點間的距離,相鄰計數(shù)點時間為T,由此可求得小車的加速度大小為
    (用s1、s2、T表示)。
    ③改變鉤碼的個數(shù),得到不同的拉力傳感器示數(shù)F(N)和滑塊加速度a(m/s2),重復實驗。以F為縱軸,a為橫軸,得到的圖象是縱軸截距大小等于b傾角為θ的一條斜直線,如圖丙所示,則滑塊和輕小動滑輪的總質量為
    kg;滑塊和長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設重力加速度為g)

    發(fā)布:2024/12/29 14:0:1組卷:129引用:5難度:0.4
  • 2.科學探究活動通常包括以下要素: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與制訂計劃,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jù),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某班物理課外學習小組在進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的課題研究時,同學們提出“滑動摩擦力大小可能與接觸面間的壓力有關”.
    (1)這屬于科學探究活動的
    要素.
    (2)他們用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木塊A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與壓力的關系,已測得木塊A的質量為100g,測定木板B在拉力作用下發(fā)生相對于木塊A運動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得到一組F與相應的放在木塊A上的砝碼重力G的數(shù)據(jù)(如表).請在表格中的空格內填上合理的數(shù)據(jù),并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在圖2所示的方格坐標紙中作出滑動摩擦力Ff與壓力FN的關系圖象.(g取10N/kg)
    砝碼G/N 0 0.50 1.00 1.50 2.00
    壓力FN/N
    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F/N 0.30 0.45 0.60 0.76 0.90
    滑動摩擦力Ff/N
    (3)根據(jù)你作出的圖象所得出的結論判斷:當放在木塊A上的砝碼重力G為3.00N,木板B在拉力作用下發(fā)生相對于木塊A運動時,木塊A所受滑動摩擦力應為
    N.

    發(fā)布:2024/12/29 16:30:1組卷:18引用:2難度:0.5
  • 3.某同學利用如圖(a)所示的裝置測量滑塊與長金屬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和當?shù)刂亓铀俣?。金屬板固定于水平實驗臺上,一輕繩跨過輕滑輪,左端與放在金屬板上的滑塊(滑塊上固定有寬度為d=2.000cm的遮光條)相連,另一端可懸掛鉤碼,本實驗中可用的鉤碼共有N=6個,每個質量均為m0=0.010kg。實驗步驟如下:
    ①在金屬板上適當?shù)奈恢霉潭ü怆婇TA和B,兩光電門通過數(shù)據(jù)采集器與計算機相連。
    ②用電子秤稱量出滑塊和遮光條的總質量為M=0.150kg。
    ③將n(依次取n=1,2,3,4,5,6)個鉤碼掛在輕繩右端,其余N-n個鉤碼固定在滑塊上。用手按住滑塊,并使輕繩與金屬板平行。接通光電門,釋放滑塊。計算機自動記錄:
    i.遮光條通過光電門A的時間Δt1
    ii.遮光條通過光電門B的時間Δt2;
    iii.遮光條的后端從離開光電門A到離開光電門B的時間Δt12
    ④經(jīng)數(shù)據(jù)處理后,可得到與n對應的加速度a并記錄。

    回答下列問題:
    (1)在n=3時,Δt1=0.0289s,Δt2=0.0160s,Δt12=0.4040s。
    i.忽略遮光條通過光電門時速度的變化,滑塊加速度的表達式為a1=
    ,測量值為
    m/s2(計算結果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通過計算機處理得到
    1
    Δ
    t
    1
    =34.60s-1,
    1
    Δ
    t
    2
    =62.50s-1
    ii.考慮遮光條通過光電門時速度的變化,滑塊加速度的真實值a2
    a1(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利用記錄的數(shù)據(jù)擬合得到a-n圖象,如圖(b)所示,該直線在橫軸上的截距為p、縱軸上的截距為q。用已知量和測得的物理量表示滑塊與長金屬板之間動摩擦因數(shù)的測量值μ=
    ,重力加速度的測量值g=
    (結果用字母表示)。

    發(fā)布:2024/12/29 21:0:1組卷:48引用:2難度:0.9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