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水墨山水畫可以說是最具有中國美學意味的藝術。水墨山水畫是純用筆墨不用設色的山水畫體,是以最自然、最本色的東西創(chuàng)造出一個以形求神、抒情寫意的世界,體現了中國古人那種與天地相始終的生命意識,體現了中國古人那種“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王維)的宇宙意識和人生情懷。
水墨是最樸素的顏色,它可以超越于各種顏色之上,作為各種顏色的母色,所以也是最自然、最能表現藝術家精神意趣的顏色。也可以說,水墨山水畫最典型地體現了老莊之學的山水悟道精神,體現了中國古代藝術家親近自然的精神,所以它以最純凈的姿態(tài)呈現出中國畫的筆墨趣味與意境美。
水墨山水畫的筆墨趣味與意境美表現,大體可從以下幾方面來理解,首先是“淡”的意境?!暗本褪且蝗巫匀唬褪翘煺?、不用意,不飾雕琢??梢哉f,它構成了水墨山水畫意境表現的基礎。這一標準最早見于宋代詩論,梅堯臣作為宋代詩風的開拓者,提出的標準就是平淡——“作詩無古今,惟造平淡難”,而后成為詩論、畫論、書論的普遍標準。山水畫審美,自然更是以“淡”為宗?!暗本褪怯檬璧匀坏墓P墨表現出令人悠然神往的藝術意境,如元代大畫家黃公望的曠世名作《富春山居圖》就是“淡”的意境美的典范。它表現的是畫家最熟悉的景色,即杭州以西富春一帶的山水:坡岸水色、峰巒岡阜、飛瀑清泉、山村小橋、漁舟人影以及散落著林居亭臺的河岸,在一幅長達七米的山水長卷中自然呈現,看不見畫家的精心構撰,只有其自由興趣徜徉其間,卻又是那樣令人神往和意趣悠然。中國山水畫家“以水墨為上”,追求“淡”的意境風格表現,亦包含著中國山水畫家對宇宙人生的最樸素理解,“淡”不僅表現了畫家與宇宙天地的生命相通,更傳達出藝術家的主觀情緒與心境。
其次是“逸”的意境。“逸”本來是指人的一種生活態(tài)度與精神境界?!耙荨庇扇说纳顟B(tài)度與精神境界轉向書畫領域,最早見于南齊謝赫的《古畫品錄》,有“高逸”“橫逸”一類品評書畫的話語。真正將“逸”作為品評書畫的最高標準則是從北宋黃休復開始的,他在《益州名畫錄》中將畫分為“逸”“神”“妙”“能”四品,“逸”則處于最高品級,它不為筆墨所限,又不露筆墨之痕,所以水墨山水畫成為最好的表現形式。“逸”的意境風格是畫家主觀心境、氣度人格最完美的表現,也是中國古代士子文人精神氣節(jié)和胸襟人格的寫照?!耙荨痹谀咴屏值漠嬛械玫酵昝赖捏w現,比如他的代表作《幽澗寒松》《容藤齋圖》等,畫面上常常只有幾株枯樹或寒松當風而立,另外就是一一個茅亭,或幾個土丘,遠處是平緩并不顯眼的山坡,樹枝的枝葉稀疏,但是很有性格,在一片空寂、荒寒的境界中顯示出孤傲與不屈。
再次是“遠”的意境。北宋山水理論大家郭熙在前人理論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三遠”的概念,認為“高遠之色清明,深遠之色重晦,平遠之色有明有晦;高遠之勢突兀,深遠之意重疊,平遠之意沖融而縹縹緲緲”,“三遠”說即是對水墨山水畫意境表現的很好概括。山水畫審美重“遠”,包含著十分深刻的內涵?!斑h”與“玄”同義,在中國山水畫家那里,亦是一個可以表現無限宇宙的空間視象。唯有“遠”,才能突破有限畫面空間的限制,進入一個無限深邃的宇宙世界。
(摘編自毛宣國《中國水墨山水畫的意象之美》)材料二:
在中國繪畫史.上,“水墨”是中唐以來指稱中國繪畫的一個重要概念,而“中國畫”的稱謂則出現甚晚。晚清以來,為了區(qū)別于西洋,表明中國身份,“中國畫”慢慢取代了“水墨畫”,成為一個約定俗成的概念。近幾十年,“新水墨”概念的提出,好像是有意跟傳統(tǒng)中國畫所界定的筆墨理法、品評方式拉開距離。不少批評家認為水墨是農耕社會的產物,在新時代有不可救藥的滯后性,水墨語言中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程式是中國畫發(fā)展的障礙。因此,對水墨現代性的期待變成了對傳統(tǒng)的拋棄、與傳統(tǒng)的簡單對立;或者將現代性等同于西方化,以“新”“前衛(wèi)”標識身份,升級了進化論的合法性,而對其傳統(tǒng)淵源、現實處境罔顧所以。針對今天邊界模糊、跨界時髦的藝術界,有必要厘清什么是中國水墨的核心價值。
“水墨畫”體現的是歷史化觀念,在傳統(tǒng)的知識系統(tǒng)里,它是表現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無論是古代或是當代,它兼具日常性、生活性、行為性、儀式性,而超越性是水墨精神之旨歸,傳統(tǒng)雅集、送別、漁樵、行旅、問道、耕讀等,無不有之。比如經久不衰的《瀟湘八景》中去國懷鄉(xiāng)的詩畫吟詠,《落花詩》中文征明、唐寅等人的吟詠唱和等,不勝枚舉。世俗情懷與詩性的超越精神相融相化,思古之情與求新之念錯綜生發(fā)。因此,深厚的中國畫不僅僅是單純的繪畫,它的內容就是思想,是一種很有學問的人文之學。這些積極因子均是值得當代水墨藝術再挖掘,可以啟發(fā)當代水墨畫的地方。
今天中國水墨畫的發(fā)展境遇,是在“西學東漸”的大時代背景下思考中國水墨何去何從。目前面臨的更重要的討論不是“東西”“新舊”的問題,而是水墨畫內部結構的研究挖掘與再認識,自律性和外部拓展兩方面的有效統(tǒng)一。當代中國水墨畫無論進行何種模式的探索,都不能回避一個核心:把握、研究、探索文化生成的根源,以及經典的啟示性。老子說:“能知古始,是謂道紀?!鄙钊胙芯總鹘y(tǒng)的核心概念、歷史、技藝,在當下顯得尤為重要,如以“圖真”論為核心的氣、韻、思、景、筆、墨六要精義的闡發(fā);對理、法、品、悟合一的整體觀照;注重手藝、技法的尊嚴等。
當代中國水墨畫從創(chuàng)作到市場運作均重技術功用之路,缺失德性對知識或技術之覺悟與滲透,因而水墨藝術生發(fā)的純粹起點似乎也漸被遺忘,缺失那種不受制于物、與天地精神往來的逍遙境界與超越精神。
因此,如何在今天的社會情境中呈現水墨的現代性與東方精神,以水墨探索一種西方沒有的對藝術的理解和立場,是每個中國水墨藝術家都要面對的問題。
(摘編自丘挺《中國水墨畫的現代意義》)(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BB
A.“淡”構成了水墨山水畫意境表現的基礎,也傳達出藝術家的主觀情緒與心境。
B.以“逸”品評書畫是從北宋黃休復開始的,它不為筆墨所限,又不露筆墨之痕。
C.北宋郭熙提出的“三遠”說,內涵深刻,是對水墨山水畫意境表現的很好概括。
D.無論古代還是當代,中國畫都不僅僅是單純的繪畫,還是很有學問的人文之學。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A
A.水墨最能表現藝術家精神意趣,緣于它是最樸素的顏色,可作為各種顏色的母色。
B.水墨山水畫“淡”“逸”“遠”的意境標準分別來源于詩論、生活態(tài)度和精神境界。
C.中國傳統(tǒng)水墨畫的滯后性、程式化的弊端逐漸顯露,已不能適應新時代發(fā)展要求。
D.當代中國水墨畫重技術功用,輕德性滲透的做法,形成了不受制于物的逍遙境界。
(3)結合材料一內容,下列論述不能體現水墨山水畫意境標準的一項是 DD
A.古畫畫意不畫形,梅詩詠物無隱情。 | ——歐陽修《盤車圖》 |
B.書畫之妙,當以神會,難可以形器求也。 | ——沈括《夢溪筆談論畫》 |
C.心忘方入妙,意到不求工。 | ——惲壽平《石谷臨九龍山人枯槎竹石》 |
D.無法而法,乃為至法。 | ——石濤《畫語錄?變化章第三》 |
(5)校書畫社團準備舉辦一場“水墨中國”小型畫展,選取的展品有古代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倪云林的《容藤齋圖》,當代吳冠中的《白樺林》等影印件。作為畫展解說員,你將如何向同學們介紹這些畫作?請結合材料列出解說提綱。
【考點】非連續(xù)性文本.
【答案】B;A;D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11引用:7難度:0.3
相似題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2014年1月25日澳網賽場李娜完成自1978年亞太地區(qū)奪得澳網女單冠軍后再奪冠的歷史性征程。站上領獎臺的時候面對得之不易的獎杯她把這份榮耀與團隊共同分享。
2014年1月國家網管中心決定允許李娜與彭帥、鄭潔、晏紫4人單飛只需將比賽獎金和商業(yè)收益的一部分上繳便可享受教練自由、獎金自由、參賽自由。
這一年IMG簽約副總裁同時也是莎拉波娃經紀人的埃森巴德成為了李娜的經紀人。此時李娜已26歲。在埃森巴德的經營之下李娜順暢地將競技成績轉化為商業(yè)價值并且實現最大化的開發(fā)大筆的比賽獎金和品牌代言費用讓李娜能夠維持團隊的良好運轉。
李娜這一切成功更離不開一個男人那便是丈夫--收斂起昔日鋒芒默默退居幕后甘做后勤的姜山。有記者曾經恭維李娜說:“幸虧中國網球有李娜。”李娜不忘補上一句:“幸虧李娜有姜山。”每當比賽結束李娜也總拿姜山開涮。在臺下看來理療師阿歷克斯與李娜合作始于2010年3月是團隊里除姜山外資格最老的成員。悉尼賽前李娜去玩蹦極阿歷克斯親自試跳在確認對身體無影響的情況下才允許李娜蹦極。31歲的李娜能經受住卡洛斯的魔鬼訓練并且在長年的職業(yè)征戰(zhàn)中保持旺盛的體力阿歷克斯功不可沒。
曾經七屆大滿貫得主海寧的主教練阿根廷人卡洛斯接手教練以后身體與技術之外他帶給李娜的更大幫助應該是心理上的。他要求李娜享受網球所帶來的快樂??逅沟某霈F讓李娜團隊關系融洽。在澳網橫掃拉德萬斯卡進入四強后除2014年澳網李娜一路高歌猛進向著自己的第二座大滿貫發(fā)起沖擊。這一次她又如愿以償澳網奪冠讓李娜排名逼近世界第二。再面對媒體的鏡頭沒有了任何壓力的李娜幽默、風趣、健談極具個人魅力。澳大利亞某雜志評其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運動員之一。
(摘編自麻曉天《李娜:中國金花怒放的背后》)材料二
我能夠在網球賽場上代表中國是我至高無上的榮譽。我希望能夠吸引更多人關注中國甚至全亞洲的網球運
在澳大利亞的時光固然充滿了喜悅、幸福,以及一種特殊的成就感。但做出放下球拍的決定,比在澳大利亞的高溫下連續(xù)贏下7場比賽要艱難許多。
我的雙膝已經經歷了四次手術現在我的身體再也承受不起任何重創(chuàng)。最后那次手術之后我試圖回到賽場。但是哪怕我用盡全部的力量我的身體卻告訴我歲的我再也不能進行最高水平競爭。
網球這項運動這些年在中國發(fā)展非常快我已經在這項運動的世界舞臺上取得了成功。我所獲得的成就遠遠超出了我的夢想為
網球是一項個人運動,但是,沒有人比我更清楚,沒有一個運動員能夠只靠一個人的力量成為冠軍。這里雖然不能對陪伴我走過職業(yè)生涯、對我的成功付出汗水的人們一一表示感謝但是我必須感謝那些無論高潮還是低谷都陪伴著我的人是你們成就了今天的我。
(摘編自2014.9.19《李娜退役告別信》)材料三
回望李娜15年的職業(yè)生涯無論對她個人還是對我們都好得不能再好突破已經完成榮譽擺放在那里為什么不笑呢?
當眾人為她的離去惋惜時在9月19日的退役新聞發(fā)布會上李娜表示自己的退役沒有遺憾當做這個決定的時候我也問過自己‘如果退役會不會后悔’我自己內心很堅強地告訴我‘沒有’”。
在美國《時代》周刊2013年度全球百位影響力人物名單中李娜入圍“偶像人物”榜單并成為封面人物。在網球這項全球范圍商業(yè)運作最成熟并且最受歡迎的運動中李娜也成為最具開放性形象的中國運動員。
2014年李娜法網奪冠后國際女子職業(yè)網聯嗅到中國市場的巨大商機開始把重心向亞太轉移短短四年中國專業(yè)女子網球賽事從同樣無可置疑的是,成為超級體育明星的李娜也激勵了更多的中國青少年。李娜曾說過:“我確實不知道有多少,但我知道有很多孩子拿起了網球拍,這對我們是好事。要相信自己,不要放棄自己的夢想,我認為夢想很重要。”
(摘編自白巖松《總有一種告別讓人笑容滿面》)(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A.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后,李部幽默、風趣、健談、極具個人魅力的形象,令澳洲一些媒體折服,因此而被評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運動員之一”。
B.從2009年“單飛”開始,六七年時間里,李娜取得了巨大的個人成功,獲得了國際女子網球界的多項殊榮,這是李娜個人努力的結果,也是時代使然。
C.李娜在退役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退役是因“身體再也承受不起任何重創(chuàng)”“再也不能進行最高水平競爭”,話里話外,都是心有不甘、充滿遺憾之情。
D.李娜能夠奪冠,團隊成員的力量功不可設,大家各同其職:姜山主要負責后勤,阿歷克斯主要負責體能,主教練卡洛斯則主要負責李媼心理的調整。
E.李娜把“在網球場上代表中國”作為“至高無上的榮譽”,她懷著夢想來,帶著感恩、成功離開,她的成功故事極大地激勵了青少年參與網球運動。
(2)請各用一句話概括三則材料的主要內容。
(3)李娜說:“沒有一個運動員能夠只靠一個人的力量成為冠軍?!闭埥Y合材料一分析李娜成功的外部原因。
(4)李娜網球職業(yè)成功的標志性事件是什么?她的成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發(fā)布:2025/1/11 8:0:2組卷:2引用:1難度:0.7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2020年9月,中國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以下簡稱“聯大”)上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這不僅是我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國策,也是基于科學論證的國家戰(zhàn)略;既是從現實出發(fā)的行動目標,也是高瞻遠矚的長期發(fā)展戰(zhàn)略。2021年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再次強調: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tǒng)性變革,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tài)文明建設整體布局。
碳達峰就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再慢慢減下去?!疤贾泻汀备拍?,用通俗的話說,就是“凈零排放”,狹義的是指二氧化碳的凈零排放,更為寬泛的則是指溫室氣體的凈零排放。碳中和的實現首先要求能源、工業(yè)、建筑和交通領域的最大程度的減排,比如要求極大地提高能效、高比例利用非化石能源(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但受資源、技術局限或安全、經濟等因素的影響,少部分排放并不能完全避免,這其中一方面可以通過森林、海洋等碳匯進行自然吸收,同時另一方面可能還需要額外的、一定規(guī)模的“碳移除技杺”(CDR)的應用,比如碳捕葓、利用和封存技術(CCUS)等,也就是說,到2060年前,我國并非是要實現“絕對的零排放”,而是要將人為活動排放對自然的影響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降低到幾乎可以忽略的程度,達到人為排放源和匯的新的平衡。
我們早就有碳達峰目標,而把碳中和跟碳達峰放在一塊,它的約束力就比較強,簡單說就是碳中和使得碳達峰的意義更加明顯。我國能源消費以煤為主,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需要逐漸改變現實,進行能源結構的低碳轉型。中國“十四五”規(guī)劃對碳減排有一些明確的目標和部署,提出非化石燃料使用量占比要提高到20%,還提出森林覆蓋率要提高到24.1%,要在未來5年提高0.9個百分點,意味著國土上要增加約9萬平方公里的森林覆蓋面積。加快綠色能源替代,這是未來碳達峰和碳中和的主要出路,它的重點在新能源相關材料領域的先進技術突破和廣泛應用等方面,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現代綠色低碳能源體系,以完成結構性替代。碳循環(huán)經濟更是值得關注的新領域,通過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技術把發(fā)電工業(yè)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收集起來,凈化之后加以綜合利用,這樣能實現循環(huán)利用,變廢為寶。另外,減少碳排放不僅需要技術,還要改變觀念、改變生活方式,如有人買很多衣服放在家里,這些都是不環(huán)保的做法,因此要建立可持續(xù)消費觀念,踐行節(jié)約的生活方式。
事實上,相對于發(fā)達國家,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更艱辛:全國人均收入水平遠未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的80%。受疫情影響,國內外應對氣候變化形勢不穩(wěn)定性增強,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持續(xù)改善壓力越來越大。我國仍是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發(fā)展不均衡的問題突出,有關應對氣候變化的短板依然很多,要實現新達峰目標與碳中和目標,需要堅持綠色發(fā)展,通過卓絕的努力才能實現目標。但值得一提的是,盡管受到中美貿易戰(zhàn)、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響,我國總體發(fā)展態(tài)勢并沒有受到影響,因此,碳中和目標同樣難以動搖我國經濟發(fā)展總體態(tài)勢。
國際方面,《巴黎協(xié)定》要求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締約方,立即明確國家自主貢獻減緩氣候變化,碳排放盡早達到峰值,在21世紀下半葉實現碳中和,在21世紀末將全球地表溫度相對于工業(yè)化前上升的幅度控制在2℃以內。不僅如此,各締約方還將為爭取實現1.5℃的溫控目標付出努力。
目前,全球地表平均溫度增幅已經超過1℃,中國升溫幅度高于全球平均升溫水平。如果繼續(xù)以目前的速率升溫,全球溫升幅度可能會在2030年至2052年達到1.5℃。目前的全球升溫已經導致氣候風險越來越高,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全球性問題。因此,多數發(fā)達國家在實現碳排放達峰后,明確了碳中和的時間表。例如芬蘭確認在2035年,瑞典、奧地利、冰島等國家在2045年實現凈零排放;歐盟、英國、挪威、加拿大、日本等將碳中和的時間節(jié)點定在2050年。一些發(fā)展中國家如智利,也計劃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在“聯大”的承諾不僅展示了大國的勇氣與擔當,對全球氣候治理也起到了激勵作用,日、英等國承諾要比中國早1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
B.我國碳中和要解決二氧化碳排放的問題,需要通過節(jié)能減排、產業(yè)調整等人為形式,最終達到不排放二氧化碳的目標。
C.碳達峰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數值達到頂峰,再逐漸下降,碳中和的加入,使得碳達峰的意義比以前更加明顯。
D.《巴黎協(xié)定》為21世紀內全球平均氣溫的升幅設置了紅線,各締約方應該在科學和公平的基礎上加快減排行動。
(2)下列說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存在著一定的難度,與中國能源消費以煤為主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現實狀況有關。
B.如果通過額外的、一定規(guī)模的“碳移除技術”的應用,可部分消除少量不可完全避免的碳排放,有助于我國實現“碳中和”目標。
C.中國“十四五”規(guī)劃提出森林覆蓋率要提高到24.1%,意味著要增加約9萬平方公里的森林覆蓋面積,這對碳排放問題有決定性作用。
D.盡管受到美國貿易保護和新冠病毒等因素影響,但我國經濟總體發(fā)展態(tài)勢并未受到影響,這也為我國實現碳中和目標提供了有利條件。
(3)我國要實現碳中和目標,文中提出了哪些措施和建議?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發(fā)布:2025/1/25 8:0:2組卷:3引用:1難度:0.7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2014年1月25日澳網賽場,李娜完成自1978年亞太地區(qū)奪得澳網女單冠軍后再奪冠的歷史性征程。站上領獎臺的時候,面對得之不易的獎杯,她把這份榮耀與團隊共同分享。
2009年1月,國家網管中心決定允許李娜與彭帥、鄭潔、晏紫4人單飛,只需將比賽獎金和商業(yè)收益的一部分上繳便可享受教練自由、獎金自由、參賽自由。
這一年,李娜成功與全球最大的體育經紀公司IMG簽約,IMG副總裁,同時也是莎拉波娃經紀人的埃森巴德成為了李娜的經紀人。此時,李娜已26歲。在埃森巴德的經營之下,李娜順暢地將競技成績轉化為商業(yè)價值,并且實現最大化的開發(fā),大筆的比賽獎金和品牌代言費用讓李娜能夠維持團隊的良好運轉。
李娜這一切成功更離不開一個男人,那便是丈夫--收斂起昔日鋒芒,默默退居幕后,甘做后勤的姜山。有記者曾經恭維李娜說:“幸虧中國網球有李娜。”李娜不忘補上一句:“幸虧李娜有姜山。”每當比賽結束,李娜也總拿姜山開涮。在臺下看來,這些調侃,是李娜對姜山濃濃愛意的表現方式。
理療師阿歷克斯與李娜合作始于2010年3月,是團隊里除姜山外資格最老的成員。悉尼賽前李娜去玩蹦極,阿歷克斯親自試跳,在確認對身體無影響的情況下才允許李娜蹦極。31歲的李娜能經受住卡洛斯的魔鬼訓練,并且在長年的職業(yè)征戰(zhàn)中保持旺盛的體力,阿歷克斯功不可沒。
曾經七屆大滿貫得主海寧的主教練阿根廷人卡洛斯接手教練以后,身體與技術之外,他帶給李娜的更大幫助,應該是心理上的。他要求李娜享受網球所帶來的快樂??逅沟某霈F讓李娜團隊關系融洽。在澳網橫掃拉德萬斯卡進入四強后,除了稱贊卡洛斯使她的網球生涯好轉,李娜還特別感謝他“拯救”了她的婚姻。
2014年澳網,李娜一路高歌猛進,向著自己的第二座大滿貫發(fā)起沖擊。這一次,她又如愿以償,澳網奪冠讓李娜排名逼近世界第二。再面對媒體的鏡頭,沒有了任何壓力的李娜幽默、風趣、健談,極具個人魅力。澳大利亞某雜志評其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運動員之一。
(摘編自麻曉天《李娜:中國金花怒放的背后》)材料二 我能夠在網球賽場上代表中國,是我至高無上的榮譽。我希望能夠吸引更多人關注中國甚至全亞洲的網球運動,這也將會是我一生的事業(yè)。但是,即便如此,職業(yè)生涯就像是人生,它們都會有終點。
在澳大利亞的時光固然充滿了喜悅、幸福,以及一種特殊的成就感。但做出放下球拍的決定,比在澳大利亞的高溫下連續(xù)贏下7場比賽要艱難許多。
我的雙膝已經經歷了四次手術,現在,我的身體再也承受不起任何重創(chuàng)。最后那次手術之后,我試圖回到賽場。但是,哪怕我用盡全部的力量,我的身體卻告訴我,32歲的我,再也不能進行最高水平競爭。
網球這項運動這些年在中國發(fā)展非常快,我已經在這項運動的世界舞臺上取得了成功。我所獲得的成就遠遠超出了我的夢想,為國家獲得的榮譽也是我個人的驕傲。
網球是一項個人運動,但是,沒有人比我更清楚,沒有一個運動員能夠只靠一個人的力量成為冠軍。這里雖然不能對陪伴我走過職業(yè)生涯、對我的成功付出汗水的人們一一表示感謝,但是我必須感謝那些無論高潮還是低谷都陪伴著我的人,是你們成就了今天的我。
(摘編自2014.9.19《李娜退役告別信》)
材料三 回望李娜15年的職業(yè)生涯,無論對她個人還是對我們,都好得不能再好,突破已經完成,榮譽擺放在那里,為什么不笑呢?
當眾人為她的離去惋惜時,在9月19日的退役新聞發(fā)布會上,李娜表示自己的退役沒有遺憾,“當做這個決定的時候,我也問過自己‘如果退役會不會后悔’,我自己內心很堅強地告訴我‘沒有’”。
在美國《時代》周刊2013年度全球百位影響力人物名單中,李娜入圍“偶像人物”榜單,并成為封面人物。在網球這項全球范圍商業(yè)運作最成熟并且最受歡迎的運動中,李娜也成為最具開放性形象的中國運動員。
2011年李娜法網奪冠后,國際女子職業(yè)網聯嗅到中國市場的巨大商機,開始把重心向亞太轉移,短短四年,中國專業(yè)女子網球賽事從兩項躍升到十項,而這一切正源自李娜的成功。
同樣無可置疑的是,成為超級體育明星的李娜也激勵了更多的中國青少年。李娜曾說過:“我確實不知道有多少,但我知道有很多孩子拿起了網球拍,這對我們是好事。要相信自己,不要放棄自己的夢想,我認為夢想很重要?!?br />(摘編自白巖松《總有一種告別讓人笑容滿面》)(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A.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后,李娜幽默、風趣、健談、極具個人魅力的形象,令澳洲一些媒體折服,因此而被評為“世界上最有魅力的運動員之一”。
B.從2009年“單飛”開始,六七年時間里,李娜取得了巨大的個人成功,獲得了國際女子網球界的多項殊榮,這是李娜個人努力的結果,也是時代使然。
C.李娜在退役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退役是因“身體再也承受不起任何重創(chuàng)”“再也不能進行最高水平競爭”,話里話外,都是心有不甘、充滿遺憾之情。
D.李娜能夠奪冠,團隊成員的力量功不可沒,大家各司其職:姜山主要負責后勤,阿歷克斯主要負責體能,主教練卡洛斯則主要負責李娜心理的調整。
E.李娜把“在網球賽場上代表中國”作為“至高無上的榮譽”,她懷著夢想來,帶著感恩、成功離開,她的成功極大地激勵了青少年參與網球運動。
(2)請各用一句話概括三則材料的主要內容。
(3)李娜說:“沒有一個運動員能夠只靠一個人的力量成為冠軍?!闭埥Y合材料一,分析李娜成功的外部原因。
(4)李娜的成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發(fā)布:2025/1/11 8:0:2組卷:1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