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小題。
當學荷葉會自潔      ①你凝望過雨中的荷葉嗎?無論多么猛烈的暴雨,打落在荷葉身上,只會“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旦“玉盤”稍稍傾斜,葉上便不見了雨水的影子。用手摸一下荷葉,除過低凹的中心葉子表面竟然是干燥的,仿佛傾盆大雨根本就不曾降落在它的身上。
      ②即使沒有下雨,荷葉表面也永遠纖塵不染。有人做過實驗:在荷葉上滴幾滴膠水,黏度很強的膠水,也沒能粘在葉面上,而是滾落下去并且不留痕跡。能夠擁有如此“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質,只因為,荷葉能夠“自潔”!
      ③荷葉自潔的原因是它的表面是粗糙的——這,可能會顛覆我們日常對于潔凈的認識。
      ④還是借助于超高分辨率的顯微鏡吧。在此顯微鏡下,可以清晰地看到荷葉的表面上布滿了許多微小的蠟質“乳突”,每個乳突的直徑是8至10微米(1毫米=1000微米),高低略有不同,乳突間距為10至12微米。而每個乳突是由許許多多直徑約為200納米(1微米=1000納米)的細小突起組成的。納米有多???打個比方,如果一根頭發(fā)的直徑是0.05毫米的話,咔、咔、葉,把它縱向分割成5萬根,每根的直徑大約就是1個納米,可見有多么細小。
      ⑤前面對于蠟質乳突的說法似乎有點枯燥,換個形象的說法就是:荷葉的表面上有一個個隆起的“小山包”、在每個“小山包”上,又布滿了絨毛狀的小小“碉堡”。雖說是“山包”和“硼堡”,但這種結構,人的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
      ⑥由于“小山包”間的凹陷部分充溢著空氣,這樣就在緊貼葉面的地方形成了一層極薄的、只有納米級厚度的空氣層。當外形尺寸相對超大的雨水(水滴最小直徑為1至2毫米)降落在葉面上后,它就不僅與葉面隔著一層極薄的空氣,而且只能同葉面上“碉堡”處的凸頂形成點接觸——此情此景,是不是有點類似于水珠站在了密密麻麻的針尖上?
      ⑦空氣和為數(shù)眾多的“硼堡”,共同組建了荷葉表面的疏水層。在“碉堡”頂上“懸空而立”的雨點,由于自身表面張力的作用,形成了球形水珠,水珠在滾動的過程中會順道兒吸附灰塵。因此,只要荷葉稍稍傾斜,水珠就會附帶塵埃滾開。這,就是著名的“荷葉效應”——因為粗糙,所以干凈——是不是頗具顛覆性?
      ⑧自潔,不僅令荷葉美觀,而且有利于防止大氣中的有害細菌和真菌對植物的侵害。對荷花而言,這種結構還提高了葉面進行光合作用的效率。
      ⑨荷葉的自潔效應,給了人類無限的啟發(fā)和表率效應?;诖?,科學家把透明、疏油、疏水的納米材料運用到汽車烤漆、建筑物外墻或是玻璃上,不但可以隨時保持物體表面的清潔,也減少了洗滌劑對環(huán)境的污染,安全又省力;把這種物質應用到織物上面,不僅顯示出卓越的疏水、疏油性能(所疏物質包括蔬菜瓜汁、墨水、醬油等),減輕了洗衣負擔,而且不會改變織物的纖維強度、透氣性、皮膚親和性等原有性能,甚至還增加了殺菌、防輻射、防霉等特殊效果……
      ⑩荷葉的這種自潔本領,倘若能夠置入每個人的心靈,世界,將會變得多么美好啊。
(1)閱讀選文④段一⑦段,請簡要概括荷葉自潔效應的原理。

(2)第⑤段畫線句主要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荷葉的表面上有一個個隆起的“小山包”,在每個“小山包”上,又布滿了絨毛狀的小小“碉堡”。
(3)下列對文章內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B
B

A.本文是一篇事理說明文,按照邏輯順序展開說明。
B.選文首段點明了文章說明內容——荷花的自潔效應。
C.自潔效應不僅可以防止有害細菌和真菌對荷花的侵害,還提高了葉面光合作用的效率。
D.荷葉的自潔效應在許多領域已經運用,如汽車烤漆、建筑外墻涂料、玻璃、織物等。
(4)有人認為選文第⑩段有些多余,應該刪掉。你是否認同?請說明理由。

【答案】B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13 8:0:9組卷:25引用:2難度:0.5
相似題
  • 1.(《只有一個地球》)地球上本來可以再生的資源不能再生的原因是人類不加節(jié)制地開采資源,導致地球資源的枯竭。
     
    (判斷對錯)

    發(fā)布:2025/3/12 11:30:13組卷:4引用:2難度:0.0
  • 2.閱讀下文,根據(jù)要求回答問題。
    當心生活中的核輻射
    蘭政文
          提起核輻射,你首先想到的是原子彈、氫彈的爆炸,或者核電站泄漏……而這些不是離我們遠著嗎?有什么可擔心的?如果你真這樣想,那就大錯而特錯了。
          核輻射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可以說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在與它打交道。舉個簡單例子,你咳嗽了,醫(yī)生會給你開一張胸部透視單,看看是支氣管還是肺部發(fā)炎了--你不是就將胸膛袒露在了X射線前了嗎?如果是做CT檢查,你“吃”進的X射線會更多。這些可都屬于核輻射哦。
          不過你會說,那是生病了啊,如果身體健康總不會與核輻射“親密接觸”了吧,那也未必。你如果買了一套新房,新房到手必先裝修,而種種裝修材料(如瓷磚、復合地板、大理石等)就含有程度不等的放射性物質,經過釋放而漂浮于室內空氣中,并隨呼吸潛入肺部,播下致病的隱患。特別是通風不良時,可造成居室內放射性污染加重。
          即使你不買房子,可總得喝水呀,而水也并非“至清”之物,照樣存在著遭受核污染的風險。就說礦泉水吧,其中不少水源在流經途中就受到過天然或人為的放射性污染。
          再說燃煤,常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物質。研究分析表明,許多煤炭煙氣中含有鈾、釷、鐳、釙等,可隨空氣及烘烤食物潛入人體。盡管含量不多,但長期集腋成裘式的積累,仍可對健康構成威脅。
          至于形形色色飾品,如夜明珠、化石、奇石、骨藝品等,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喜愛,一些人甚至收藏成癖??赡阒绬??這些被視為寶貝的東西大多可以產生核輻射,有些產生的核輻射還很強,如用重晶石、螢石以及含磷物質等加工而成的夜明珠就是代表。另外,有關專家還檢測到放射性偏高的鵝卵石。若擺放于居室內,美則美矣,卻將你的健康置于了險境之中。舉個例子,前不久,某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機構為一市民作室內檢測,發(fā)現(xiàn)室內放射性超過安全標準近1倍,可墻面、地板等裝飾材料的放射性并未超標。查來查去,“真兇”最終浮出水面,原來是一塊作裝飾用的羊頭骨藝術品。房屋主人大吃一驚:想不到藝術品背后隱藏著如此險惡的禍患。究其奧妙,可能是動物吃進了某些含鈾、鐳的東西,致使這些放射性物質沉積于骨骼所致。
          金銀首飾為人們所青睞,常將其作為身份尊貴的標志。殊不知,除純金(24K)首飾以外,其他的首飾在制作過程中都摻入了少量鋼、鉻、鎳等材質,特別是那些光彩奪目或廉價合成首飾制品,材質成分更加復雜。美國專家檢驗了幾千件首飾,有近百件含有放射性物質,如果長期佩戴,很有可能誘發(fā)皮膚病甚至皮膚癌。
    你喜歡旅游嗎?特別是每年的“五一”與“十一”兩個黃金周,乘飛機觀賞大好河山也是人生一大快事。然而,在高空,人們接受的宇宙射線劑量也會增加。
          由此可見,核輻射就在我們身邊。而長期遭受輻射,會使人體產生諸多不適,嚴重的可造成人體器官和系統(tǒng)的損傷。諸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腫瘤、眼底病變、生殖系統(tǒng)疾病、早衰等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纏上你。
          當然也不必談輻射而色變,只要我們采取科學的應對措施,就能將其危害削減到最低限度,而不至于影響健康。因為人體對輻射量有一個可以接受的范圍,只要不超過這個范圍就是安全的。
          建議你從生活細處做起,堵塞核輻射的種種污染途徑。例如,房屋裝修追求環(huán)保;謹慎對待收藏品;住房地址要遠離污染嚴重的地方;遭受放射性污染的水不要直接飲用;金銀首飾不宜常戴,常戴的首飾制品最好先經過放射性物質測定;不要頻繁去高原和極地旅游,盡量減少宇宙射線的輻射等等。
    (選自《百科知識》2009年第六期,有增刪)(1)結合選文說說核輻射會對人體造成什么危害?其實輻射也不可怕,原因是什么?
    (2)下列說法有錯的一項是
     

    A.首段連用兩個反問句,是為了激發(fā)讀者興趣,引出說明對象。
    B.說明文的語言也可以生動形象,例如第3段中“總不會與核輻射‘親密接觸’了吧”等就體現(xiàn)了這一點。
    C.第6段中“可能是動物吃進了某些含鈾、鐳的東西”中“可能”表推測,體現(xiàn)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D.第9段開頭“由此可見,核輻射就在我們身邊”一句,承上總結核輻射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主要是啟下引出人們不要因此太懼怕,太膽怯。
    (3)文章運用第二人稱介紹、說明,在表達上有什么好處?
    (4)文中多處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請選擇并概括一處,分析其作用。
    例子:
     

    作用:
     

    (5)結合選文內容,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請你說說應對核輻射,我們應該采取哪些措施?(不少于三條)

    發(fā)布:2025/1/27 8:0:8組卷:9引用:1難度:0.5
  • 3.閱讀課外選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不可忽視的土壤污染
          ①土壤、水、陽光和空氣是大自然賦予人類和其他生物生存的四大要素。一般的污染馬上就能引起大家的關注,而土壤污染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在幾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才能顯現(xiàn)出來。所以,人們常常忽視對土壤污染的整治。
          ②近年來,由于人口的急劇增長和工業(yè)的迅猛發(fā)展,固體廢物的傾倒和堆放量日益增多,有害廢水不斷向土壤中滲透,大氣中的有害氣體和飄浮的塵土也不斷隨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導致了土壤污染。
          ③土壤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土壤污染導致嚴重的直接經濟損失,對此目前尚缺乏系統(tǒng)的調查資料。僅以土壤重金屬污染為例,我國每年因重金屬污染而減產的糧食就約有1 000萬噸,被污染的糧食每年也多達1200萬噸,合計經濟損失至少200億元。第二,土壤污染導致食物品質不斷下降。我國大多數(shù)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許多地方的糧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的鎘、鉻、砷、鉛等重金屬含量超標和接近臨界值。第三,             。土壤污染會使污染物在植物體中積累,并通過食物鏈富集到人體和動物體中,危害人畜健康,引發(fā)多種疾病。另外,受到污染的土壤表土在風力和水力的作用下,進入到大氣和水體中,導致大氣污染和水體污染。
          ④為了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科學家們提出了許多解決辦法:首先要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加強對工業(yè)“三廢”的治理。其次是采用生物(例如蚯蚓等)降解凈化土壤。還可以通過增施有機肥、換土和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⑤近年來,世界各國的環(huán)保專家和生物學家都提出了讓植物來凈化土壤的新方案。他們培養(yǎng)出各種轉基因植物,讓它們吸收土壤中的有害物質,然后集中起來焚燒處理,這樣,經過植物吸收后的重金屬還可以提煉出來,變廢為寶,不但凈化了土壤,還獲得了貴重的重金屬。與傳統(tǒng)的化學、物理等除污手段相比,植物除污具有投資和維護成本低、操作簡便、不造成二次污染和經濟效益明顯等優(yōu)點。
    (1)本文的說明內容除土壤污染不被重視、土壤污染的原因和危害之外,還有
     
    。
    (2)第③段中加點的詞“至少”在句子中的作用是:
     
    。
    (3)填充下面方框,完成植物凈化土壤的過程。(每空6字)
    培養(yǎng)轉基因植物→
     
     
    →提煉重金屬
    (4)簡答題。
    ①請在下邊給第③段窄白處補寫一句話。
    ②第④段中列舉的治理土壤污染三種辦法的順序為什么不能顛倒?

    發(fā)布:2025/1/25 8:0:2組卷:1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