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水稻分蘗數(shù)目直接影響有效穗數(shù)進而引起產量的改變,研究多分蘗的調控機制,對水稻增產具有重要意義?;卮鹣铝袉栴}:
(1)經誘變育種獲得一種多分蘗突變體甲,讓甲與野生型雜交,F(xiàn)1自交后代中為
野生型:多分蘗=3:1
野生型:多分蘗=3:1
,說明該相對性狀為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且多分蘗是隱性性狀。
(2)DNA分子標記可以用于該突變基因的定位,甲的6號染色體上具有DNA分子標記a,野生型的6號染色體上具有DNA分子標記A。用A和a的特異性引物,對F2中全部多分蘗植株組織的DNA進行PCR擴增及電泳,結果出現(xiàn)Ⅰ、Ⅱ、Ⅲ種類型,如圖所示:

該實驗結果
(填“能”或“不能”)確定該突變基因是否位于6號染色體上,理由是
突變基因位于6號染色體上,多分蘗又是隱性性狀,則F2中全部多分蘗植株應均為只含DNA分子標記a的個體,PCR擴增及電泳后不可能出現(xiàn)類型Ⅱ(只含DNA分子標記A)和類型Ⅲ(含DNA分子標記A、a)
突變基因位于6號染色體上,多分蘗又是隱性性狀,則F2中全部多分蘗植株應均為只含DNA分子標記a的個體,PCR擴增及電泳后不可能出現(xiàn)類型Ⅱ(只含DNA分子標記A)和類型Ⅲ(含DNA分子標記A、a)
。
(3)研究人員進行基因定位發(fā)現(xiàn),突變體甲的多分蘗表型可能是由位于6號染色體的D3基因突變引起的,該突變基因mRNA長度不變,但合成的多肽鏈縮短,蛋白質功能喪失,原因可能是
D3基因突變是發(fā)生了堿基對的替換,替換引起終止密碼子提前出現(xiàn),翻譯提前終止
D3基因突變是發(fā)生了堿基對的替換,替換引起終止密碼子提前出現(xiàn),翻譯提前終止
。若將
正常的D3基因
正常的D3基因
(填“正常的D3基因”或“突變的D3基因”)導入甲植株分生組織,經組織培養(yǎng)得到的植株表現(xiàn)為野生型,則可進一步確定D3基因突變導致甲表現(xiàn)為多分蘗。

【答案】野生型:多分蘗=3:1;能;突變基因位于6號染色體上,多分蘗又是隱性性狀,則F2中全部多分蘗植株應均為只含DNA分子標記a的個體,PCR擴增及電泳后不可能出現(xiàn)類型Ⅱ(只含DNA分子標記A)和類型Ⅲ(含DNA分子標記A、a);D3基因突變是發(fā)生了堿基對的替換,替換引起終止密碼子提前出現(xiàn),翻譯提前終止;正常的D3基因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8/21 8:0:2組卷:9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玉米第九號染色體上的糯性基因(wx)在胚乳中表達,也在花粉中表達(糯性淀粉遇碘呈棕紅色).取一株玉米成熟的花粉,用碘液進行檢測,結果約50%的花粉顯藍色、約50%的花粉顯棕紅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發(fā)布:2024/12/31 3:30:1組卷:41引用:8難度:0.7
  • 2.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發(fā)布:2025/1/16 8:0:1組卷:3引用:1難度:0.7
  • 3.玉米中因含支鏈淀粉多而具有黏性(由基因A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不變藍;含直鏈淀粉多不具有黏性(由基因a控制)的籽粒和花粉遇碘變藍色。A對a為完全顯性。把AA和aa雜交得到的種子播種下去,先后獲取花粉和籽粒,分別滴加碘液觀察統(tǒng)計,結果應為( ?。?/h2>

    發(fā)布:2024/12/31 3:30:3組卷:14引用:3難度:0.7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wǎng)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xié)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wǎng)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wǎng)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wǎng)聯(lián)系并提供證據(jù),本網(wǎng)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