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材料一 旅游的意義在于帶著一定的文化理解去解讀和體驗一座山、一道河流、一個城市、一個國家。
材料二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今年暑假,成成預備同家人開啟一場文化之旅。首先,他們從沈陽出發(fā),途經安徽滁州,登瑯球山,感受歐陽修醉乎山水之間的情致;再趕往杭州西湖,徜徉于白堤柳岸,憶一段白居易勤政愛民的佳話;最后再到武漢的黃鶴樓,登樓游賞,尋覓當年李白在煙花三月送孟浩然下?lián)P州的足跡。
材料三 峨眉山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南部,素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說法。春夏兩季,云低霧濃,古木蔥蘢,雨后山野空氣清新,寺宇庭院一塵不染;秋季水位升高,乘風破浪,白水秋風;冬季晴雪初霽,“幽峭精絕”的冬景令人稱絕。身臨這山靈水秀的曠世奇觀,把自己完全交給大自然,在峨眉山色中吮吸天地間的精華!
(1)這組材料是圍繞旅游旅游這個話題組織在一起的。
(2)讀材料二,補全成成假期文化之旅的路線。
(沈陽)→滁州滁州→杭州杭州→武漢武漢
(3)讀畫“ ”的部分,你想到的詩句是“故人西辭黃鶴樓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4)對以上三則材料的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BB。
A.旅游的意義不僅在于欣賞景點的外在美,更在于理解其文化內涵
B.在安徽滁州登瑯球山,會感受到白居易勤政愛民的情懷
C.峨眉山坐落于四川盆地西南部,這里山靈水秀,景色宜人
D.“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意思是在不同地形高度下,產生了不同的氣候
(5)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你對“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理解。
(6)請從下面幾個情景中選擇一個,展開想象,運用動態(tài)或靜態(tài)描寫把情景寫具體。
云低霧濃 古木蔥蘢 乘風破浪 晴雪初霽
那湛藍明凈的蒼穹,飄浮著薄云,云越飄越低,彌漫在天地之間,好像又寬又大的紗簾。江上起霧了,那霧從江中升騰而出,是乳白色的,那霧白得清澈,白得透明。微風吹拂,推著霧,一會兒移動,一會兒停滯,一會兒凝聚,一會兒散開。那湛藍明凈的蒼穹,飄浮著薄云,云越飄越低,彌漫在天地之間,好像又寬又大的紗簾。江上起霧了,那霧從江中升騰而出,是乳白色的,那霧白得清澈,白得透明。微風吹拂,推著霧,一會兒移動,一會兒停滯,一會兒凝聚,一會兒散開。
【考點】語段閱讀.
【答案】旅游;滁州;杭州;武漢;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B;那湛藍明凈的蒼穹,飄浮著薄云,云越飄越低,彌漫在天地之間,好像又寬又大的紗簾。江上起霧了,那霧從江中升騰而出,是乳白色的,那霧白得清澈,白得透明。微風吹拂,推著霧,一會兒移動,一會兒停滯,一會兒凝聚,一會兒散開。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11/16 19:0:2組卷:135引用:3難度:0.8
相似題
-
1.課文回音壁
古老的鐘發(fā)啞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終不見丈夫回來。桑娜沉思:丈夫不顧惜身體,冒著寒冷和風暴出去打魚,她自己也從早到晚地干活,還只能勉強填飽肚子。孩子們沒有鞋穿,不論冬夏都光著腳跑來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魚。不過,感謝上帝,孩子們還健康。沒有什么可抱怨的。桑娜傾聽著風暴的聲音,□他現(xiàn)在在哪兒□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開開恩吧□□她一面自言自語,一面劃著十字。
(1)這篇短文選自課文《
(2)在“□”處給短文補上標點符號。
(3)桑娜在沉思什么?請用“---”畫出來。
(4)桑娜家窮,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5)桑娜家這么窮還收養(yǎng)兩個孤兒,說明桑娜夫婦是發(fā)布:2025/3/13 11:30:2組卷:1引用:1難度:0.5 -
2.閱讀《翠鳥》片段,回答下面的問題。
小魚悄悄地把頭露出水面,吹了個小泡泡,盡(jǐn jìn)管它這樣機靈,還是難以逃脫翠鳥銳利的眼睛。翠鳥瞪開葦稈(gān gǎn),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著水面往遠處飛走了。只有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
(1)小魚可機靈了,本片段中哪一句話說明了它的機靈,請抄下來
(2)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打上“√”。
(3)用“ ”畫出一句比喻句。
(4)從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機智--
(5)“盡管它這樣機靈,還是難以逃脫翠鳥銳利的眼睛。”請你用“盡管……還是……”寫一句不同的話。
(6)翠鳥捕魚的動作非常敏捷、迅速,請你把它捕魚時的幾個動作的詞語用“〇”圈出來。
(7)從“只有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边@句話知道了什么?發(fā)布:2025/3/13 11:30:2組卷:0引用:1難度:0.4 -
3.
(1)請給文章加個合適的題目,寫在文前的橫線上。
(2)全文共有
(3)這段話具體寫了柳樹、發(fā)布:2025/3/13 12:0:2組卷:3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