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閱讀。
【甲】 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薄秲睹吩弧皩W學半”,其此之謂乎!
——《雖有嘉肴》【乙】 善學者,師逸①而功②倍,又從而庸③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如攻④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jié)目⑤,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⑥,然后盡其聲。不善答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也。
——《進學之道》【注】①逸:安閑,這里指費力小。②功:效果。③庸:酬謝。④攻:指加工處理木材。⑤節(jié)目:節(jié),樹的枝干交接處。目,紋理不順處。⑥從容:同“舂容”,即撞鐘。
(1)【甲】【乙】兩文均選自《禮記》,《禮記》是戰(zhàn)國至秦漢間 儒儒家論著的匯編,相傳是西漢經學家 戴圣戴圣編纂的。
(2)下列對加點字的理解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DD
A.不知其旨也(古義:味美;今義:主旨)
B.此皆進學之道也/漁人甚異之(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不同)
C.先其易者,后其節(jié)目(易:容易)
D.《兌命》曰“學學半”(句中兩個加點字都是通假字)
(3)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或譯文有誤的一項是 BB
A.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B.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C.其此之謂乎!譯文: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D.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
譯文:敲擊鐘所用的力氣小,鐘的響聲就小,敲擊鐘所用的力氣大,鐘的響聲就大。
(4)【甲】說理邏輯嚴密,條理分明,請你說說文章的論證思路。
(5)【乙】文行文先以“善學者”與“不善學者”對比,強調了 學習方法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再以“攻堅木”“撞鐘”設喻,通過逐條分析,從而闡明了“進學之道/此皆進學之道也進學之道/此皆進學之道也”。
(6)請用【甲】文中隱藏的成語回答【甲】文闡釋了什么道理,再從【乙】文中找到一個隱藏的成語,并談談從兩文中你分別獲得了怎樣的啟示?
【答案】儒;戴圣;D;B;學習方法;進學之道/此皆進學之道也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屬菁優(yōu)網所有,未經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6/15 8:0:9組卷:6引用:1難度:0.5
相似題
-
1.閱讀(甲)(乙)兩選文,按要求完成小題。
(甲)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乙) 子墨子曰:“萬事莫貴于義。今(如果)謂人曰:‘予子冠履而斷子之手足子為(愿意)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冠履不若手足之貴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殺子之身,子為之乎?’必不為,何故?則天下不若身之貴也。爭一言以相殺,是義貴于其身也。故曰:萬事莫貴于義也……”
(1)選出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A.是亦不可以已乎 轉轉不已(《河中石獸》) B.此之謂失其本心 回也不改其樂(《(論語)十二章》) C.萬事莫貴于義 以美于徐公(《鄒忌諷齊王納諫》) D.予子冠履 既加冠(《送東陽馬生序》)
予 子 冠 履 而 斷 子 之 手 足 子 為 之 乎?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②萬事莫貴于義也。
(4)甲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與乙文中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你認為兩文中的“義”的內涵是什么?今天我們還有堅持的必要嗎?為什么?發(fā)布:2024/12/27 1:30:1組卷:14引用:3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1)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亦我所欲也/是進亦憂(范仲淹《岳陽樓記》)
B.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屋舍儼然(陶淵明《桃花源記》)
C.所惡有甚于死者/萬鐘于我何加焉
D.所識窮乏者得我與/一狼得骨止(蒲松齡《狼》)
(2)結合文章語句,賞析本文的語言特色。發(fā)布:2024/12/27 1:30:1組卷:6引用:3難度:0.5 -
3.請閱讀下面的古詩文,完成問題。
己亥雜詩(其五)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陋室銘
劉禹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讀準字音,是閱讀古詩文的第一步。請給下列句中的加點字標注讀音。①吟鞭東指即天涯 ②可以調素琴
A.有仙則名/不可名狀
B.惟吾德馨/德高望重
C.談笑有鴻儒/哀鴻遍野
D.可以調素琴/素不相識
(3)完成下列語句的翻譯。
①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翻譯:苔痕蔓延到臺階上,使臺階都綠了;
②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4)比較閱讀是學習古詩文的好方法,請結合選文將下面的表格補充完整。選文 相關名句積累 名句賞析 己亥雜詩
(其五)① 通過比喻的修辭手法,表現(xiàn)了詩人② 陋室銘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通過③ 發(fā)布:2024/12/27 2:0:1組卷:7引用:3難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