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更多>>
![]() |
開學模擬
溫故知新
夯實基礎
穩(wěn)步提升
瀏覽次數(shù):69
更新:2025年07月11日
|
![]() |
夯實根基
短時高效
考點聚焦
瀏覽次數(shù):546
更新:2025年07月01日
|
721.望遠鏡
美籍華人薛華菁女士還來不及細看一眼她
她下意識地摸一下那個皮包,那個纖巧神秘的小皮包--那件老將軍帶給臺北舊友的奇異的禮物。
多幸運啊!她,一位辛亥革命已故元老的侄孫女,一位紐約普通的漢語老師,應邀參加辛亥革命70周年紀念活動,還由那位紀念活動籌備組成員之一的老將軍親自接待,赴國宴,游長城……臨別,老將軍聽說她轉(zhuǎn)道去臺北探親訪友,又囑以重托,多么親切、多么信任啊!
可是為什么這個皮包不上鎖?老將軍還說“是一個舊物,可以隨便看”的,到底是什么?連臨座的外交官都盯著這個皮包看。
薛華菁輕輕拉開拉鎖。奇怪,里面是一只破舊的皮盒子。她又打開盒子,不由怔住了,原來是一個破舊的、只能送進歷史博物館的望遠鏡!
玩笑,天大的玩笑!千里迢迢,竟送去一架半個世紀前制造的望遠鏡!
……且慢,一位著名的將領,怎么會把一件毫無意義的東西,唐突地送給孤島那位地位顯要的將軍!這到底是怎樣的一架望遠鏡呢?
薛華菁邊思忖邊仔細看望遠鏡。突然。她在鏡筒上發(fā)現(xiàn)一行小字--國軍上尉:S?W。
“S?W”--- 是臺北那位將軍名字的英文縮寫呀!薛華菁一下子明白了誰是望遠鏡的主人。
可這架望遠鏡又是何時何地到了大陸那位老將軍手里?是黃埔軍校畢業(yè)時的臨別贈品?是北伐會師時的紀念物?是第二次國共合作時攜手驅(qū)敵的饋贈?……為什么要此時此刻“完璧歸趙”?是懷友?是敘舊?是傳情?……薛華菁簡直墜入了五里云霧。
飛機行進在一片湛藍的海洋上空。薛華菁無意中把望遠鏡舉到眼前,啊!大陸在延伸,孤島在漂移,海峽兩岸的距離縮得那么小……倏地,她靈犀的火花一閃,想到孤島上的那位將軍,不正需要這架望遠鏡么?
(1)在橫線上填上恰當?shù)脑~語。
(2)根據(jù)意思,從文中找出詞語,寫在橫線上。
①形容路途遙遠。
②比喻將原物完好無損地歸還本人。
(3)文中句子“邊思忖邊仔細看”中的“思忖”可以換成詞語:
(4)大陸的那位老將軍把一架望遠鏡送還給其主人的真正用意是什么?發(fā)布:2025/1/13 1:0:8組卷:94引用:3難度:0.3722.閱讀課文選段,回答問題。
竹節(jié)人手上系上一
找到兩根針織機上廢棄的鉤針,裝在竹節(jié)人手上,就成了竇爾敦的虎頭雙鉤。把“金鉤大王”刻在竹節(jié)人的胸口,神氣!
用鉛皮剪一
(1)在文中的橫線上填上合適的量詞。
(2)“我們”是怎樣裝扮竹節(jié)人的?根據(jù)選段內(nèi)容連一連。鉛皮 蛇矛 冰棍棒 偃月刀 廢棄的鉤針 金箍棒 鐵絲系紅線 虎頭雙鉤
(4)“我們”還會怎樣裝扮竹節(jié)人?給它取個怎樣威風、響亮的名字?發(fā)揮想象寫一寫。發(fā)布:2025/1/13 1:0:8組卷:97引用:3難度:0.3723.“長信宮”燈 ①“長信宮”燈是著名的漢代鎦金銅燈。它高48厘米,重15.85千克。此燈器身銘文有“長信”字樣,曾為居于“長信宮”的竇太后所用,故名“長信宮”燈。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滿城縣中山靖王劉勝之妻竇綰墓?,F(xiàn)收藏于河北省博物館。
②“長信宮”燈的造型十分優(yōu)美。全器為宮女跪坐雙手持燈狀。宮女身穿廣袖內(nèi)衣,外著長袍,腰間束帶,衣襟由右側(cè)向后掩卷,衣紋疏密有致,簡潔流暢。人執(zhí)燈,燈映人,人燈合一。燈火的映照,使宮女的形象更加美麗,達到了實用與審美的高度統(tǒng)一。其巧妙獨特的藝術造型廣受贊譽,被視為我國傳統(tǒng)工藝美術的巔峰之作。
③“長信宮”燈的結構非常精巧。燈罩由內(nèi)外兩片弧形屏板組成,合攏時呈圓柱形。外屏板一角有直角形缺口,與燈盤方柄相扣。燈盤直壁平底,壁分內(nèi)外兩重,形成寬0.9厘米、深1.8厘米的凹槽一周,兩片屏板嵌于凹槽之中,可以左右推動。盤心有一蠟扦,可插蠟燭。燈座分為上下兩部分,可以拆卸。
④“長信宮”燈的設計極為科學。全器由宮女的頭部、身軀、右臂以及燈罩、燈盤、燈座六部分分別鑄造后裝配而成,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同時又可以拆卸,便于移動和清洗。燈盤可以轉(zhuǎn)動,燈罩可以開合,能夠根據(jù)需要隨意調(diào)節(jié)照射方向和照明亮度。宮女體內(nèi)中空,左手執(zhí)燈,右衣袖似在擋風,實為吸收煙炱(由煙凝集成的黑灰)的虹管。點燈后,煙炱通過其右臂形成的虹管進入體腔內(nèi),可以保持室內(nèi)環(huán)境的清潔。
⑤“長信宮”燈充分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高超的智慧和精湛的工藝水平,堪稱“中華第一燈?!?br />(有刪改)
(1)“長信宮”燈得名的原因是什么?
(2)文章按照邏輯順序,介紹了“長信宮”燈
(3)文中畫線的句子運用了發(fā)布:2025/1/13 1:0:8組卷:64引用:2難度:0.8724.??人人都有一雙會發(fā)現(xiàn)的眼睛,只要你是個有心人。一處風景的變化,一棵植物的生長,一只動物的活動……世界這么大,你看到了什么?快寫下來和大家分享吧!相信這一定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發(fā)現(xiàn)!
??要求:語句通順,字跡工整。發(fā)布:2025/1/13 1:0:8組卷:2引用:2難度:0.5725.課內(nèi)閱讀我最棒。
??水漸漸躥上來,放肆地舔著人們的腰。
??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漢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橋開始發(fā)抖,開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漢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漢一把,說:“你先走?!?br /> 老漢吼道:“少廢話,快走?!彼昧Π研』镒油粕夏緲?。
突然,那木橋轟的一聲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沒了。
老漢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間,一個浪頭也吞沒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個老太太,被人攙扶著,來這里祭奠。
她來祭奠兩個人。
她丈夫和她兒子。
(1)請用“ ”畫出文段中表示時間短的詞語。
(2)請用“ ”畫出一處表示當時情況危急的句子。
(3)文中所描寫的“橋”是指
A.木橋和小伙子
B.小伙子和老漢
C.老漢和大家
D.木橋和老漢
(4)課文中的句段大多非常簡短,作者這樣寫意在
A.渲染緊張氣氛
B.增強故事悲壯色彩
C.使語言精練
D.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
(5)你在讀到結局前想到老漢和小伙子是父子關系嗎?課文這樣安排結構有什么妙處?發(fā)布:2025/1/13 1:0:8組卷:115引用:2難度:0.8726.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
整個團指揮所的人都焦急地鉆出了地堡,望著黑魆魆的圍墻。突然,黑暗里出現(xiàn)一星火光,一閃,又一閃。這火光雖然微弱,對于尋找突破口的部隊來說已經(jīng)夠亮了。戰(zhàn)士們靠著這微弱的火光沖進了圍墻。圍墻里響起了一片喊殺聲。
后來才知道,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是郝副營長劃著了火柴,點燃了那本書,舉得高高的,為后續(xù)部隊照亮了前進的路??墒?,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敵人的機槍打中了。
(1)“在這千鈞一發(fā)的時刻”是指
A.半個小時后,戰(zhàn)斗打響的時刻。
B.后續(xù)部隊找不到突破口,進攻受阻,情況十分危急的時刻。
C.重物系在一根頭發(fā)上,即將墜落的時刻。
(2)填一填。
“這微弱的火光”是
(3)你認為郝副營長是一個怎樣的人?發(fā)布:2025/1/13 1:0:8組卷:61引用:2難度:0.4727.閱讀課文片段?;卮饐栴}。
木橋開始發(fā)抖,開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漢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
突然,那木橋轟的一聲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沒了。
老漢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間,一個浪頭也吞沒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個老太太,被人攙扶著,來這里祭奠。
她來祭奠兩個人。
她丈夫和她兒子。
(1)在片段中橫線上填上恰當?shù)膭釉~。
(2)請把描寫橋和洪水的句子畫上“ ”。 這些描寫說明了
(3)這篇課文的句段大多非常簡短,作者這樣寫意在(多選)
A.使語句概括。
B.渲染緊張的氣氛。
C.便于朗讀。
D.加強故事的悲壯色彩。
(4)結尾句子中“她丈夫”是指
說說作者這樣安排的妙處。發(fā)布:2025/1/13 1:0:8組卷:68引用:2難度:0.7728.閱讀下面的片段,完成練習。
水漸漸躥上來,放肆地舔著人們的腰。
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漢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橋開始發(fā)抖,開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漢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漢一把,說:“你先走?!?br /> 老漢吼道:“少廢話,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橋。
突然,那木橋轟的一聲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沒了。
老漢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間,一個浪頭也吞沒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1)文中的句、段大多非常簡短,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
A.使語句概括 B.渲染緊張氣氛 C.加強故事的悲壯色彩
(2)對文中老支書崇高精神的贊美,不恰當?shù)囊豁検?!--BA-->
A.舍己為人 B.忠于職守 C.團結友愛 D.無私無畏
(3)讀了這篇短文,你想對老支書說些什么?發(fā)布:2025/1/13 1:0:8組卷:108引用:2難度:0.5729.閱讀《七律?長征》,完成問題。
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1)這首詩的作者是
(2)這首詩是圍繞著“
(3)詩中表現(xiàn)紅軍戰(zhàn)士樂觀主義精神的詩句是
(4)詩中用比喻和夸張的修辭手法,發(fā)襯出紅軍戰(zhàn)士敢于藐視并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高大形象和偉大氣概的詩是
(5)詩中高度概括紅軍的英雄氣概和百折不撓的精神的詩句是
(6)詩中寫到紅軍長征經(jīng)過的地方有
(7)詩中的一暖一寒,既表達了發(fā)布:2025/1/13 1:0:8組卷:145引用:2難度:0.5730.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天安門前看升旗
①這回去北京,猛然間就想到當年第一次進京的情景。離天安門老遠就在張望,一顆激蕩的心幾乎就要從心坎里跳出來:那真是如夢似幻的年齡呀!
②北京來得多了,故宮、西山去過,八達嶺去過,早已沒有當年的興致,忽然想到天安門的升旗儀式,可不可以去看看呢?這真是個不錯的主意,起個絕早,在空曠的天安門廣場獨自徜徉。原以為廣場上人不會太多,未料此時竟已有千人之眾,令我吃驚。
③國旗班戰(zhàn)士過來了,一如電視上那瀟灑的英姿,只是這真人實景,遠勝了電視的朦朧。人群起了一陣騷動,站在后面的焦急得直跳,有個新潮的女孩竟然坐上了男友的肩頭。
④國旗班戰(zhàn)士英武、矯健,這三十幾位戰(zhàn)士組成的方陣威風凜凜,讓每一位觀眾都贊嘆不已。五星紅旗在擎旗人手中劃過一道優(yōu)美的曲線,然后在國歌聲里徐徐上升。
⑤莊嚴的國歌在廣場上空回蕩,那一刻,我心頭猛地一熱,像又回到青春的年華。國歌令我激動起來,久已沉寂的心里起了波濤,仰望直上藍天的紅旗,讓人覺得自豪,更讓人感到一種責任。作為一名普通公民,相對偉大的國家固然渺小,但“
⑥國旗班的戰(zhàn)士遠去了,消失在金水橋那邊的紅墻里。人群卻久久不散,像是還沉浸在國歌的旋律里。升旗儀式雖然只短短的幾分鐘,可哪一位觀眾不曾走過長長的心路?
(1)第⑤自然段橫線上應填入的詩句是
A.我勸天公重抖擻 B.位卑未敢忘憂國
C.留取丹心照汗青 D.茍利國家生死以
(2)在文中用“ ”畫出人們在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過程的句子,用“ ”畫出描寫升旗場面的句子。
從這些場面描寫,我們可以感受到:
(3)文章的結尾說:“升旗儀式雖然只短短的幾分鐘,可哪一位觀眾不曾走過長長的心路”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發(fā)布:2025/1/13 1:0:8組卷:123引用:3難度: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