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中冊《第13課 迷娘(之一)》2021年同步練習卷(3)
發(fā)布:2024/11/18 2:30:1
一、選擇題
-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不正確的一組是( ?。?/h2>
A.橙子(chéng) 宜人(yí) 凝望(níng) 鷦鷯(liáo) B.嚙草(shì) 藤蔓(wàn) 罅隙(xià) 規(guī)律(lǜ) C.渺小(miǎo) 檸檬(níng) 裝飾(shì) 石像(xiàng) D.黑莓(méi) 瞬間(shùn) 書籍(jí) 畏怯(qiè) 組卷:36引用:12難度:0.9 -
2.下列各組詞語中,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翱翔 汲取 蘚苔 喋喋不休 B.巢穴 世俗 綻開 閃爍壯觀 C.梢頭 秘密 徒然 枯躁無味 D.輝煌 傾灑 麋鹿 一無所知 組卷:32引用:6難度:0.9 -
3.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h2>
A.莎士比亞,英國著名大戲劇家、詩人。他的“四大悲劇”是《哈姆萊特》《李爾王》《麥克白》《羅密歐與朱麗葉》。 B.惠特曼,19世紀美國著名詩人,創(chuàng)造了詩歌的自由體,其詩集《飛鳥集》開創(chuàng)了本國文學史的新篇章。 C.歌德,德國著名大詩人,浪游者為歌德的綽號,主要作品有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詩劇《浮士德》。 D.易卜生,芬蘭劇作家,歐洲近代戲劇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作品強調個人在生活中的快樂,無視傳統(tǒng)社會的陳腐禮儀。最著名的社會悲劇有《玩偶之家》等。 組卷:25引用:3難度:0.6 -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世界各國正大力研制實用的智能機器人,技術不斷升級,創(chuàng)新產品層出不窮,未來有望在多領域、多行業(yè)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B.漫步這里的景區(qū),石林、溶洞、飛瀑顯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濃郁淳樸的苗家風情及豐姿綽約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C.比賽正在激烈進行著,只見蘇牙快步趕上,一口咬住意大利球員基耶利尼的肩膀,從后面強行掀翻對手,而裁判卻對此視而不見。 D.陸機、潘岳等人,于詩歌形式上用力頗多,文采斐然,然內容貧乏,骨力不振,只有左思能自出機杼,獨立不群。 組卷:24引用:3難度:0.7
三、詩歌鑒賞
-
11.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列各題。
冬(之一)
穆旦
我愛在淡淡的太陽短命的日子,
臨窗把喜愛的工作靜靜做完;
才到下午四點,便又冷又昏黃,
我將用一杯酒灌溉我的心田。
多么快,人生已到嚴酷的冬天。
我愛在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
獨自憑吊已埋葬的火熱一年,
看著冰凍的小河還在冰下面流,
不知低語著什么,只是聽不見。
呵,生命也跳動在嚴酷的冬天。
我愛在冬晚圍著溫暖的爐火,
和兩三昔日的好友會心閑談,
聽著北風吹得門窗沙沙地響,
而我們回憶著快樂無憂的往年。
人生的樂趣也在嚴酷的冬天。
我愛在雪花飄飛的不眠之夜,
把已死去或尚存的親人珍念,
當茫茫白雪鋪下遺忘的世界,
我愿意感情的熱流溢于心間,
來溫暖人生的這嚴酷的冬天。1976年12月(1)下列對本詩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第一節(jié)寫詩人在一個冬日里平淡平凡的生活,但從這平淡平凡中又可看出詩人堅忍不屈的身姿和激昂慷慨的情懷。
B.如果說第一節(jié)寫的主要是“我”所做的,那么第二節(jié)主要寫“我”所見的,如“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冰凍的小河”等。
C.第三節(jié)寫冬夜生活的樂趣,有“溫暖的爐火”,有“好友”,有“回憶”,屋內小環(huán)境中的溫暖壓倒了冬日的嚴寒,快樂驅趕了憂傷。
D.第四節(jié)中,“我愿意感情的熱流溢于心間,來溫暖人生的這嚴酷的冬天”流露出詩人心跡,寫出詩人面對苦難的坦然之情。
(2)下列對本詩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各節(jié)均為五行,前面具體展開,最后以感嘆作結;各節(jié)二四五行押韻,一三行不押韻,顯得錯落有致,回環(huán)有序。
B.詩人在“冬”這個核心意象的統(tǒng)攝下,通過“北風”“茫茫白雪”等意象,營造出昏黃、凄冷、死寂而又悲涼的意境。
C.穆旦的詩歌有鮮明的現(xiàn)代主義特色,詩中意象的內涵具有開放性,如“嚴酷的冬天”和“冰凍的小河”均有象征意義。
D.詩中的“冬天”融合視覺、聽覺,帶給讀者強烈的官能感受,如“昏黃”“茫茫白雪”等視覺和“門窗沙沙地響”等聽覺。
(3)“才到下午四點,便又冷又昏黃”中的“又冷又昏黃”有何作用?
(4)《冬(之一)》并不是一首單色調的詩,而是體現(xiàn)了現(xiàn)實生活和詩人感情世界關系的復雜性,甚至是矛盾,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矛盾之處。組卷:85引用:14難度:0.5 -
1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漫游者的夜歌
歌德
一切峰頂?shù)纳峡?br />靜寂,
一切的樹梢中
你幾乎察覺不到
一些聲氣;
鳥兒們靜默在林里。
且等候,你也快要
去休息。(1)下列對本詩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通過對“峰頂?shù)纳峡铡薄皹渖摇薄傍B兒們”等意象的描寫,營造出一片“安靜”,特別是“一切”一詞的使用,給人帶來一種超越感,使讀者也產生了為大自然的寂靜所融化的感覺。
B.詩人先從峰頂之上的天空寫起,給人一種宏大的空間感;繼而寫到樹梢,則有一種細致入微的效果,也能夠進一步烘托出大自然的安靜。
C.柳宗元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在空間構成上與這首詩歌相同。
D.因為詩歌是歌德描寫自己一時一地的感受,所以它所傳達出的是一種特殊經(jīng)驗,一般人很難體會得到。
(2)如何理解歌德詩中流露出的“寧靜”?組卷:6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