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第4章 光的折射、透鏡》2016年單元測試卷
發(fā)布:2024/11/26 19:30:1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
1.如圖所示,小明用魚叉去叉所看到的魚,老王則用手電筒去照亮所看到的魚,有關(guān)兩人的做法中正確的是( ?。?/h2>
A.小明應(yīng)叉“魚”的下方,老王應(yīng)對準(zhǔn)“魚”照 B.小明和老王都應(yīng)對準(zhǔn)“魚”叉和照 C.小明和老王都應(yīng)對準(zhǔn)“魚”的下方叉和照 D.小明應(yīng)對準(zhǔn)“魚”叉,老王對“魚”的下方照 組卷:1134引用:30難度:0.9 -
2.如圖是光在空氣和玻璃兩種介質(zhì)中傳播的情形,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入射角等于30° B.折射角等于60° C.NN′是界面 D.MM′的右邊是玻璃 組卷:357引用:76難度:0.9 -
3.如圖是把一副眼鏡放在太陽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斷鏡片是( )
A.凸面鏡 B.凹面鏡 C.凸透鏡 D.凹透鏡 組卷:3628引用:91難度:0.9 -
4.透鏡在我們的生活、學(xué)習(xí)中應(yīng)用廣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近視眼鏡利用了凹透鏡對光的發(fā)散作用 B.照相時,被照者應(yīng)站在鏡頭二倍焦距以內(nèi) C.顯微鏡的目鏡成正立、縮小的虛像 D.借助放大鏡看地圖時,地圖到放大鏡的距離應(yīng)大于一倍焦距 組卷:1337引用:84難度:0.9 -
5.凸透鏡是一種基本光學(xué)元件,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yīng)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A.用放大鏡觀察小物體時,小物體應(yīng)放在一倍焦距與二倍焦距之間 B.如果是遠(yuǎn)視眼,應(yīng)當(dāng)用凸透鏡加以矯正 C.照相機(jī)照全身照時,所成像是正立、縮小的實像 D.小孔成像和凸透鏡成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組卷:272引用:62難度:0.9 -
6.我市各級各類學(xué)校為了校園安全,在學(xué)校大門及其它地方都安裝上了“電子眼”,其光學(xué)原理與下列哪種相同( ?。?/h2>
A.平面鏡 B.投影儀 C.照相機(jī) D.放大鏡 組卷:198引用:58難度:0.9 -
7.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將物體放在主軸上距透鏡中心25cm處,物體所成的像是( ?。?/h2>
A.倒立、縮小的實像 B.倒立、放大的實像 C.正立、放大的虛像 D.倒立、等大的實像 組卷:212引用:55難度:0.9 -
8.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時,將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和蠟燭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圖所示。則在光屏上( ?。?/h2>
A.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B.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C.光屏上不會得到像 D.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 組卷:7511引用:88難度:0.9
四、實驗題(每題10分,共20分)
-
25.在探究凸透鏡成像實驗中:
(1)如圖甲,要使像能夠成在光屏的中央,應(yīng)將透鏡向 調(diào)整。
(2)若凸透鏡的焦距是10cm.當(dāng)燭焰距凸透鏡15cm時,能成倒立、的實像;當(dāng)燭焰向左(遠(yuǎn)離透鏡)移動后,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將光屏向 移。
(3)在上一步實驗獲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視眼鏡放在凸透鏡前(如圖乙),要使光屏上還能成清晰的像,可將蠟燭向 移。組卷:329引用:11難度:0.7 -
26.小明小組和小華小組分別用一個焦距未知的凸透鏡、蠟燭、光屏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1)由圖(a)可知,凸透鏡的焦距是 cm.實驗時,應(yīng)使?fàn)T焰、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小明小組調(diào)整好三者中心的位置,但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始終都沒能看到燭焰所成的像。原因可能是 (寫出一個原因即可)。
(2)如圖(b)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畫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燭焰實像,則蠟燭可能置于透鏡左邊a、b、c、d四點中的 點上,此成像特點可應(yīng)用在 機(jī)上。
(3)實驗過程中,用黑紙將凸透鏡遮掉一半,像的形狀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但像的亮度將 (填“變亮”或“變暗”)。組卷:25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