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天津九十六中高三(上)開學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8/4 8:0:9
?一、選擇題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說起中國詩歌中的意象,如果讓我們只選取一個最典型的,我們一定會想起頭頂上的那一輪明月。
李太白問:“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彼谔瞥O碌倪@只酒杯,被蘇東坡在宋朝遙遙接起,“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币煌R唤又g,何止兩次追問。我們的古人,對頭頂?shù)哪禽喢髟拢兄鵁o窮追問,( ?。o限情懷。從人與月的最初相遇,一直到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中的發(fā)問,直到明月照耀我們的今天……
中國人之所以對月亮( ),也許是因為月亮那種特殊的質(zhì)感、獨到的美麗。它是柔和的,它是清澈的,它是圓潤的,更重要的是,它是不斷變化的。在初一,我們幾乎看不見月亮;初二以后,細細的一點點月痕露出它的內(nèi)芽,然后逐漸豐滿圓潤;直到十五,它如同冰輪,如同瑤臺的鏡子,變得那么豐滿,那么圓潤。月亮周而復始地變化著。從初一,經(jīng)過十五,再到月末,完成一個循環(huán)。
月亮的這種陰晴圓缺,折射到世界萬物和人生百態(tài)上,就是老子說的:“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庇械臇|西殘缺了,實際上它獲得了另外一種“圓滿”——月亮只有一彎月牙的時候,是一種“損”,一種缺失,但它已經(jīng)蓄滿了生命,正在邁向圓滿,這就是“損之而益”。有的東西圓滿了,完成了,實際上卻逐漸走向殘缺——圓月當空,流光( ?。┑?,是一種璀璨,一種“益”,但它的力量已經(jīng)達到巔峰,無力再更圓一些更亮一些,只能慢慢消瘦下去,這就是“益之而損”了。用一種辨證與變化的心情去看明月,再把這樣的目光移到世間,我們就知道怎樣完成內(nèi)心困惑的消解和平衡了。 ,最圓滿的日子——十五的月圓,就成了中國人心靈的寄托。
(1)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nèi)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A.寄托 趨之若鶩 泄 B.承載 情有獨鐘 泄 C.寄托 情有獨鐘 瀉 D.承載 趨之若鶩 瀉
A.因為正是這樣的滿而損、損而滿,盼望了很久之后
B.正是因為這樣的滿而損、損而滿,盼望了很久之后
C.正是因為這樣的損而滿、滿而損,盼望了很久之后
D.因為正是這樣的損而滿、滿而損,盼望了很久之后組卷:12引用:4難度:0.7
?二、選擇題(每題3分)
-
2.下列有關(guān)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組卷:42引用:4難度:0.9 -
3.很多場合,溝通語言的確很重要。如果你發(fā)微信邀請朋友來自己家里做客,該怎樣說?下面表達最得體的一項是( ?。?/h2>
組卷:3引用:4難度:0.7
?八、名著閱讀(8分)
-
10.文學社擬從《紅樓夢》中選取一個場景拍攝視頻短劇。假如你是導演,會選取哪部書中的哪個經(jīng)典場景?請說明理由。字數(shù)不超過100字。
組卷:9引用:4難度:0.5
九、話題作文(60分)
-
1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材料一: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共克時艱的日子里,逆行出征的豪邁、頑強不屈的堅守、患難與共的擔當、英勇無畏的犧牲、守望相助的感動,源于堅定的理想、崇高的信念所激發(fā)的精神動力。從白衣天使到人民子弟兵,從科研人員到社區(qū)工作者,從志愿者到工程建設(shè)者,從古稀老人到“90后”?!?0后”青年一代,無數(shù)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將涓滴之力匯聚成磅礴偉力,構(gòu)筑起守護生命的銅墻鐵壁。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每個人都了不起!
——節(jié)選自習近平《2020年新年賀詞》 材料二:有人說,這是一個沒有英雄只有偶像的時代。
材料三:走在喀喇昆侖,我們就是祖國的界碑。
——新時代衛(wèi)國戍邊英雄肖思遠的戰(zhàn)地日記 請綜合理解以上材料,以“時代需要什么樣的英雄”為主題,在新學期開學典禮上,寫一篇演講稿。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0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