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七年級下冊《第18課 橋梁遠景圖》2017年同步練習卷
發(fā)布:2024/11/9 4:0:2
一、雙基積累
-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3引用:1難度:0.9 -
2.下列句子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h2>
組卷:4引用:1難度:0.9 -
3.在橫線上填入恰當的關聯(lián)詞語:
(1)飛機的速度
(2)橋的構件
(3)這種長了“翅膀”的車子,越來越多,將來在大河修橋時,組卷:28難度:0.7
三、美文品析
-
8.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西 塘 古 鎮(zhèn) ①西塘,地處太湖東南河道交錯的水鄉(xiāng)地帶。人們依水而居,依靠便利的水上交通從事貿易活動,明清時期,這里發(fā)展成為江南商業(yè)重鎮(zhèn)。
②西塘擁有發(fā)達的水路交通網,在占地僅1平方千米的古鎮(zhèn)內,就有9條河道在此交匯,將古鎮(zhèn)分為8個區(qū)塊,百余座古橋將古鎮(zhèn)連通,因此,古稱“九龍捧珠”。
③西塘的道路交通以橋、廊棚、街弄為主體,在眾多古鎮(zhèn)中頗具特色。
④西塘水巷交織,河橋密布,走來走去都是橋。古橋種類繁多,造型也很精美。長長的廊橋,矮矮的石橋,高高的拱橋,使古鎮(zhèn)形成了“人家在水中,水中架小橋,橋上行人走,橋下小舟過,橋頭商鋪立,水中倒影游”的水鄉(xiāng)美景。
⑤最有名的環(huán)秀橋,建于明萬歷年間,是古鎮(zhèn)中最高的一座橋。拱形的橋身異常優(yōu)美,橋東西橫跨小桐、北翠兩圩。兩側均有橋聯(lián),東側聯(lián)曰:船從碧玉環(huán)中過,人步彩虹帶上行。西側聯(lián)曰:往來人度水中天,上下影搖波底月。
⑥雖然江南古鎮(zhèn)大多有廊棚,但西塘的規(guī)模最大,靠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所謂廊棚,其實就是帶屋頂的街道。廊棚沿河而建,造型古樸,一色的青瓦蓋頂,連為一體,既可遮陽避雨,又可駐足觀景。
⑦這里有多條街道,其中西街最具特點。西街有水鄉(xiāng)極為典型的街道布局,最窄處的寬度僅供挑擔換肩,即一根扁擔的長度。臨街房屋二樓常常有屋槽延伸,兩兩相對,形成了“一線天”的空間布局,構成了別致的古鎮(zhèn)風貌。
⑧“巷”在吳語方言中是弄堂的意思,西塘的弄堂更是獨具特色。這里水道密集,居民惜土如金。無論是商號還是民舍,房屋之間的距離總是被壓縮到最小,西塘的弄堂總是長而深窄,其中又數石皮弄最具代表性。
⑨石皮弄因鋪地的石板薄脆如皮而得名,位于西塘古鎮(zhèn)下西街,始建于明末清初。在西塘眾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寬處僅1米,弄口最窄處僅0.8米。全長68米,上面用166塊青石板鋪成,下面是下水道,能使全弄雨天不積水,如此設計實在巧妙。
⑩今天,西塘的水道、街道基本保留了江南古鎮(zhèn)的原始風貌。水道劃分了古鎮(zhèn)大的板塊,街道上方興建的廊棚,進一步劃分了空間區(qū)域,明確了使用功能。弄堂再連接各家屋舍,對空間進行細分和利用。這三種空間形式相輔相成,很好地體現了當地居民因勢利事的設計意圖,為當地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了道路在小農經濟商貿活動中的作用。
(1)根據文章內容,用“‖”將③~⑨段分成四個部分。
③④⑤⑥⑦⑧⑨
(2)西塘的古橋、廊棚都很有特點,請你根據文章內容,完成下面的表格。對象 特 點 古橋 廊棚
(4)下面句子中,兩個“僅”字有什么表達效果?
在西塘眾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寬處僅1米,弄口最窄處僅0.8米。
(5)第⑩段說“這三種空間形式相輔相成,很好地體現了當地居民因勢利事的設計意圖”,從全文來看,這里的“勢”與“事”分別指什么?組卷:19引用:2難度:0.3
四、寫作練筆
-
9.【寫法借鑒】“現在就讓我來作為幻想家,為將來的橋梁,繪出一幅遠景圖吧!”作者將現實與科學幻想密切聯(lián)系,從將來的橋的建造速度和質量、建造成本、外形美觀、高度等方面進行了具體的設想,還想象出“沒有水中橋墩”的橋、“自由轉彎”的橋、“隨身攜帶”的橋以及“無梁飛渡”等。
【片段仿寫】其實每個人都有一雙想象的隱形翅膀,今天就讓我們插上這雙翅膀,對自己生活周圍的事物的未來情況做科學而合理的設想。(100字左右)組卷:3難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