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天津市和平區(qū)耀華中學高三(上)開學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8/9 8:0:9
一、單項選擇題(共20題,每題2.5分,共50分)
-
1.噬菌體是一類侵染細菌、放線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病毒總稱,而噬藻體是一類侵染藍細菌的病毒總稱。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h2>
A.噬菌體和噬藻體的遺傳物質(zhì)中所含的化學元素種類相同 B.噬菌體的部分宿主細胞中線粒體產(chǎn)生的ATP用于噬菌體遺傳物質(zhì)的自我復制過程 C.噬藻體侵染的藍細菌中含有葉綠素和藻藍素等色素,色素位于藍細菌的類囊體薄膜上 D.噬藻體寄生在藍細菌細胞中,可將其用于水華的防治過程 組卷:16引用:2難度:0.7 -
2.低聚果糖由1分子蔗糖與1~3分子果糖聚合而成,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但能被人體腸道的雙歧桿菌利用促其繁殖,具有調(diào)節(jié)腸道菌群、促進腸道對鈣的吸收、抗齲齒等功能。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h2>
A.低聚果糖合成過程中會有水分子生成 B.低聚果糖與膽固醇的功能有相似之處 C.低聚果糖可能不能被口腔細菌利用 D.雙歧桿菌與人的種間關系是互利共生 組卷:23引用:3難度:0.6 -
3.同位素標記法是利用同位素作為示蹤劑對研究對象進行標記,用于追蹤研究對象的運行和變化規(guī)律。以下各組物質(zhì)中,均能用15N標記的是( ?。?/h2>
A.磷脂和脫氧核糖 B.葡萄糖和脂肪酸 C.ATP和淀粉 D.核糖核酸和氨基酸 組卷:27引用:2難度:0.8 -
4.下列關于糖類和蛋白質(zhì)的鑒定實驗中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的敘述,正確的是( ?。?/h2>
A.兩種試劑都不需要現(xiàn)用現(xiàn)配 B.所用NaOH溶液的質(zhì)量濃度相同 C.所用CuSO4溶液的質(zhì)量濃度相同 D.使用的都是堿性環(huán)境中的Cu2+ 組卷:27引用:9難度:0.9 -
5.人類利用微生物發(fā)酵制作果酒、果醋歷史悠久。果酒進一步發(fā)酵可獲得果醋,二者都具有一定的保健養(yǎng)生功效。下列有關果酒、果醋的制作敘述錯誤的是( )
A.果汁發(fā)酵后是否產(chǎn)生酒精可用酸性重鉻酸鉀來檢驗 B.用葡萄酒制作葡萄醋時,需將發(fā)酵的溫度適當提高 C.醋酸菌在氧氣充足與缺乏時都可生成醋酸,但利用的原料不同 D.制作果酒、果醋的菌種在結構上最大的差異是有無成形細胞核 組卷:55引用:4難度:0.7 -
6.下列研究方法與研究內(nèi)容相匹配的是( ?。?br />
研究方法 研究內(nèi)容 A 在固體培養(yǎng)基表面劃線并培養(yǎng) 計數(shù)某種微生物的菌落數(shù)目 B 誘變劑處理愈傷組織細胞并觀察其分裂 分裂特定基因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的分配 C 樣方法進行調(diào)查 非本地鳥類種群的年齡結構 D 標記抗體與抗原特異性結合 轉入的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達 A.A B.B C.C D.D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7.植物秸稈中的纖維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它們能分泌纖維素酶。在含纖維素的培養(yǎng)基中加入剛果紅(CR)時,CR可與纖維素形成紅色復合物。為從富含纖維素的土壤中分離獲得纖維素分解菌的單菌落,某同學設計了甲、乙兩種培養(yǎng)基(成分見表):注:“+”表示有,“-”表示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br />
酵母膏 無機鹽 淀粉 纖維素粉 瓊脂 CR溶液 水 培養(yǎng)基甲 + + + + - + + 培養(yǎng)基乙 + + + - + + + A.培養(yǎng)基甲含有纖維素能分離獲得纖維素分解菌的單菌落 B.培養(yǎng)基乙含有剛果紅(CR)能用于鑒別纖維素分解菌 C.用含有CR和纖維素的固體培養(yǎng)基能獲得以纖維素分解菌的單菌落為中心的透明圈 D.比較單菌落周圍透明圈的大小,透明圈小的說明該菌株分解纖維素的能力強 組卷:9引用:3難度:0.6 -
8.藥物甲、乙、丙均可治療某種疾病,相關作用機制如圖所示,突觸前膜釋放的遞質(zhì)為去甲腎上腺素(NE)。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A.藥物甲的作用導致突觸間隙中的NE增多 B.藥物乙抑制NE釋放過程中的正反饋 C.藥物丙抑制突觸間隙中NE的回收 D.NE-β受體復合物可改變突觸后膜的離子通透性 組卷:468引用:19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5題,共50分)
-
24.表觀遺傳調(diào)節(jié)異常是腫瘤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之一,N6-甲基腺苷(m6A)是真核生物mRNA上最常見的一種修飾。研究發(fā)現(xiàn),胃癌細胞中存在m6A去甲基化酶(ALKBH5)過表達和STC2(癌癥相關基因)mRNA的m6A修飾水平降低的異?,F(xiàn)象??蒲腥藛T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實現(xiàn)ALKBH5基因沉默和STC2基因的過表達,以研究ALKBH5介導的m6A甲基化修飾對胃癌細胞遷移的影響。
(1)已知STC2基因的α鏈為轉錄的模板鏈,據(jù)圖1分析,利用PCR擴增目的基因時,需要在引物
(2)為確保目的基因正確插入質(zhì)粒,需要選擇
(3)研究人員分別用不同方式處理胃癌細胞,并測得胃癌細胞遷移標志蛋白含量如圖3。根據(jù)結果推測ALKBH5基因影響胃癌遷移的機理是組卷:31引用:1難度:0.5 -
25.圖1是一個大型凈水塘,塘的前部有吸附大顆粒的吸附基質(zhì),中部水面有固定化小球藻的圓柱浮床,小球藻可以吸收重金屬離子,塘的后部生存著藻類、荷、蘆葦、魚、蝦、蚌、水絲蚓(一種水中生活的蚯蚓),塘的底部為厚厚的河泥,回答下列問題。
(1)圖1所示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包括
(2)采用
(3)科研小組對該人工魚塘的能量流動進行定量分析,得出相關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能量單位:J/cm2?a,除表中所列的消費者外,其他類型的消費者忽略不計)。不同生物/不同能量 生產(chǎn)者 植食魚類 肉食魚類 流入下一營養(yǎng)級的能量 14.0 2.5 0.24 A 22.9 3.9 2.0 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3.1 0.6 0.06 有機物輸入的能量 - 2.0 5.0 未被利用的能量 70.0 9.0 5.2
(4)為了獲取更大的收益,清除池塘中各種野生動物,擴大池塘的面積,則該池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卷:4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