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新人教版必修1《3.2 彈力》2017年同步練習物理試卷(河北省邢臺二中)(2)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如圖所示的裝置中,小球的質量均相同,彈簧和細線的質量均不計,一切摩擦忽略不計,平衡時各彈簧的彈力分別為F1、F2、F3,其大小關系是( ?。?br />

    組卷:3750引用:104難度:0.9
  • 2.如圖所示,一根勁度系數為k、原長為x0的輕質彈簧,其左端固定在墻上,右端與一個小球相連.當彈簧被拉伸至長度為x時(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對小球的彈力大小為( ?。?/h2>

    組卷:322引用:7難度:0.9
  • 3.如圖所示,質量分別為m1、m2、m3的小物塊A、B、C用兩根相同的自然長度為l、勁度系數為k的輕彈簧連接起來,在豎直向上的外力F的作用下靜止,小物塊A、B、C可視為質點,A、C之間的距離是( ?。?/h2>

    組卷:131引用:6難度:0.9
  • 4.一個長度為L的輕彈簧,將其上端固定,下端掛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時,彈簧的總長度變?yōu)?L.現將兩個這樣的彈簧按圖示方式連接,A、B兩球的質量均為m,則兩球平衡時,B球距懸點O的距離為(不考慮小球的大?。ā 。?/h2>

    組卷:1422引用:44難度:0.9
  • 5.如圖所示,兩木塊的質量分別為m1和m2,兩輕質彈簧的勁度系數分別為k1和k2,上面木塊壓在上面的彈簧上(但不拴接),整個系統處于平衡狀態(tài).現緩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塊,直到它剛離開上面彈簧.在這過程中上面木塊移動的距離為( ?。?/h2>

    組卷:1561引用:9難度:0.7

二、非實驗題.

  • 16.如圖甲所示,用鐵架臺、彈簧和多個已知質量且質量相等的鉤碼探究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彈力與彈簧伸長量的關系.
    (1)為完成實驗,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有

    (2)實驗中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

    (3)圖乙是彈簧彈力F與彈簧伸長量x的F-x圖線,由此可求出彈簧的勁度系數為
    N/m.圖線不過原點的原因是由于

    (4)為完成該實驗,設計的實驗步驟如下:
    A.以彈簧伸長量為橫坐標,以彈力為縱坐標,描出各組(x,F)對應的點,并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
    B.記下彈簧不掛鉤碼時其下端的刻度尺上的刻度10;
    C.將鐵架臺固定于桌子上,并將彈簧的一端系于橫梁上,在彈簧附近豎直固定一把刻度尺;
    D.依次在彈簧下端掛上1個、2個、3個、4個…鉤碼,并分別記下鉤碼靜止時彈簧下端所對應的刻度,并記錄在表格內,然后取下鉤碼;
    E.以彈簧伸長量為自變量,寫出彈力與伸長量的關系式.首先嘗試寫成一次函數,如果不行,則考慮二次函數;
    F.解釋函數表達式中常數的物理意義;
    G.整理儀器.
    請將以上步驟按操作的先后順序排列出來:

    組卷:386難度:0.7
  • 17.如圖所示,質量為2m的物體A經一輕質彈簧與地面上的質量為3m的物體B相連,彈簧的勁度系數為k,一條不可伸長的輕繩繞過定滑輪,一端連物體A,另一端連一質量為m的物體C,物體A、B、C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忽略一切摩擦。
    (1)求物體B對地面的壓力。
    (2)把物體C的質量改為5m,并使C緩慢下降,最終A、B、C又處于靜止狀態(tài),且C只受重力和繩的拉力作用,求此過程中物體A上升的高度。

    組卷:346引用:4難度:0.1
APP開發(fā)者:深圳市菁優(yōu)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yōu)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