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貴州省畢節(jié)市高考語文一診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晴雯之死足以說明寶黛戀愛之必歸失敗,寶釵襲人之能把握住現(xiàn)實,寶玉之必出于逃亡。所以晴雯之死對于紅樓夢全部故事之歸宿,是表現(xiàn)決定關鍵的一件大事。
晴雯在全書中占的篇幅不及襲人或平兒的三分之一;但紅樓夢作者對于寶釵探春平兒襲人鳳姐是采取政治史的寫法,而對于黛玉晴雯尤三姐芳官,卻是幾首極哀艷的詩篇。一個作者對自己所偏愛的人物,往往禁抑不住主觀的情緒之洶涌,不期然而流入吟詠式的抒寫。作者用李紈來說明封建環(huán)境中女性之以正統(tǒng)作風求得自己之完整,而以晴雯尤三姐芳官司棋說明具有反抗性的女子之戰(zhàn)斗、失敗與慘烈犧牲。因此作者寫晴雯的筆端,是帶著極強烈的撫愛、忿恨和痛惜之情的。
你可以認為這丫鬟太驕縱了,太不懂世故了;但你心里本來就厭惡著其余的人們之卑怯或狡詐。你可以婉惜這丫鬟太不知計較利害與成敗了;然而仔細想來,像她這樣一個女孩兒,你也并不以為她爭得寶玉的侍妾地位為勝利。你一邊讀著她的傳記,只一邊被她的艷麗、天真和熱情所吸引,為她的豪放勇敢所震驚。你不見得就想和她戀愛;但你總愿意多看到她的容貌,多聽見她的聲音,藉此你也可以提高一些對于庸俗女性的欣賞心,沖破一些賈府霧圍中的陰濕氣。
黛玉之死是一步一步走向枯萎,晴雯之死是驟然遭遇到殘暴的摧折。黛玉之死使人回腸九轉,不盡的哀憐;而晴雯之死,卻激起人中氣如雷的忿怒。聰明的讀者一看到王夫人對于晴雯之深惡痛絕,片刻不能停留地把她趕出去,就會叫一聲“大事休矣”,豈有那樣憎恨晴雯而能容納黛玉之理?如果說黛玉是寶玉的第一個愛人的話,那么我把晴雯斷作寶玉的第二個愛人。因為決定戀愛中心的條件是人生意態(tài)之能否一致。在紅樓夢書中屢次表示出寶玉與寶釵的人生觀之抵觸,而寶黛之間卻相互引為知己。襲人是寶玉身,上的一重銀紅色的絲網(wǎng):使寶玉在生活上感到細膩體貼,成為自己衣食起臥所不可少的依傍,但也因此就感到束縛而常想掙脫;在靈魂方面,他和她也永遠是走著兩條路的。因此寶玉盡可敬重寶釵之才,愛慕寶釵之貌,享受襲人的伏侍,憐恤襲人的盡心;可是他的心之深處,對寶釵是隔膜、疏遠,對襲人更不免有些顧忌、憎厭與懷疑。晴雯是一個丫鬟,知識學問絕對說不上,可是她的反抗現(xiàn)狀獨往獨來的精神實在和寶玉共鳴。她的美貌,她的聰明以及口齒尖利,性情偏狹,都與黛玉同類型;而她的熱情、痛快和勇敢,倒又是黛玉之所無。
晴雯之死,實在使得寶玉感到人生莫大的悲慘與失望,他寫出“既懷幽沉以不盡,復罔含屈于無窮!高標見嫉,閨鬧恨比長沙:貞烈遭危,巾幗滲于雁塞……”“固鬼蜮之為災,豈神靈之有妒?毀波奴之口,討豈從寬?剖悍婦之心,恨猶未釋!”如此痛憤的文句。試問“高標”和“貞烈”的美德,可是襲人所能用得的?“毀口”“剖心”這樣的重話可是溫和之寶玉平常所出口的?
置身于戰(zhàn)場之中,游心于殺伐之外,倒不是耳目聰明不足以見聞到炮火的兇危,卻由于個性所使。既不能舍己以從人,又不肯集中精力來從事于勾心斗角的戰(zhàn)斗,這就是晴雯姑娘歸于敗亡的基本原因,也是一切浪漫主義者慘敗的教訓。但讀者若不從政治的功利去看,對于一個優(yōu)秀而受摧殘的孤獨者,必然是懷抱了無限的同情,因為在這里才有人性,有真實,有正義。
晴雯被丟棄出大觀園了,寶玉在挨父親痛打以后,又受到母親更嚴重的懲處,并且由于眼看著晴雯之孤立無援,含冤就死,深深覺察到現(xiàn)實環(huán)境之陰險與殘酷;他使自己的情感走向神話的環(huán)境里去,想像著另一種超然的世界,才是晴雯之類的靈秀女子之所居。于是等黛玉一死,他在這個人間已到了“赤條條來去無牽掛”的時候了。你們是善于控制現(xiàn)實的。好吧!這個家這個世界就都讓給你們吧!他逃到茫茫大士渺渺真人身邊逍遙無累去了。王夫人和襲人之流,對于鏟除一個“害人的妖精”晴雯,很有把握;然而卻萬萬沒有想到會換取到另一種更堅決冷酷的回答罷?
(節(jié)選自王昆侖《<紅樓夢>人物論:晴雯之死》有刪改)(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因為偏愛晴雯的緣故,本文作者沒有采取政治史的寫法來表現(xiàn)晴雯,而是情不自禁地流入了吟詠式的抒寫。
B.除晴雯外,賈府中的女性都是庸俗的,因而人們總是愿意多欣賞晴雯之美并借此沖破賈府霧圍中的陰濕氣。
C.晴雯之死使得寶玉感到人生莫大的悲慘與失望,以致于一向溫和的他都說出了“毀口”“剖心”這樣的重話。
D.父親的痛打,母親的嚴懲,晴雯的含冤,黛玉的離世,無一不讓寶玉深深地覺察到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陰險與殘酷。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第三段以談心的方式來展開對晴雯的討論,評論人物的同時也有對人物處境的理解,讀來親切自然,易于接受。
B.曹雪芹塑造人物慣用對照的寫法,本文作者在文中也多采用對照式的評論,在一定程度,上抓住并體現(xiàn)了《紅樓夢》固有的藝術特點。
C.本文雖以議論為主,但常常理中含情,甚至毫不掩飾地表現(xiàn)作者對晴雯容貌性情的欣賞與贊美以及對她悲慘遭遇的惋惜與同情。
D.本文以人物評論為主,綜合運用了比喻論證、類比論證、舉例論證、引用論證等方法,形象地再現(xiàn)了晴雯、襲人等人物的特征。
(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寶玉內心深處對寶釵是隔膜、疏遠,對襲人更不免有些顧忌、憎厭與懷疑,而晴雯既是他現(xiàn)實的依傍,又能與他產(chǎn)生精神的共鳴。
B.《紅樓夢》中寶釵曾勸寶玉讀書求仕,寶玉認為求取功名這種混帳話黛玉是不會說的,這反映出他和寶釵觀念的不同,也表明寶玉視黛玉為知己。
C.本文作者認為晴雯的美貌、聰明、口齒尖利和性情偏狹都與黛玉有相似之處,這與脂硯齋“晴(雯)有林(黛玉)風”的觀點是一致的。
D.晴雯雖置身于戰(zhàn)場之中,卻游心于殺伐之外,不肯遷就卻又不愿集中精力爭斗,這既是她的可悲可憐之處,又是她的可敬可貴之處。組卷:6引用:1難度:0.5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2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材料一
進出門不用掃碼了、跨地區(qū)流動不再查驗了、商場堂食不再停業(yè)了……國務院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近日發(fā)布新制定的十條優(yōu)化措施,對風險區(qū)劃定和管理、核酸檢測、隔離方式、保障群眾就醫(yī)購藥需求等工作提出了進一步的優(yōu)化要求,不少地方結合實際相繼出臺了各項配套舉措,久違的煙火氣在街頭巷尾開始彌漫。
此次新制定的十條優(yōu)化措施,適應了當前變異株致病力和毒力明顯減弱、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種率不斷提高、人們健康意識和健康素養(yǎng)明顯提升的新特點。優(yōu)化后的疫情防控政策更具可操作性和針對性,能夠更好地保障人們正常生產(chǎn)生活和醫(yī)療衛(wèi)生需求。堅持穩(wěn)字當頭、穩(wěn)中求進,走小步、不停步,因時因勢優(yōu)化完善防控措施,是我國疫情防控的一條重要經(jīng)驗。如果步子邁得太小,依然堅持層層加碼、“一刀切”肯定不可??;一旦步子邁得太大,“斷崖式放松”“躺平式放開”肯定也會出問題。必須認識到,新冠大流行尚未結束,疫情風險仍然存在。
(摘編自《人民網(wǎng)評:優(yōu)化防疫政策是堅持人民至上和科學防疫的統(tǒng)一》,《人民網(wǎng)》2022年12月)材料二
上海本次疫情的高峰可能會在一個月內到來,要整體渡過這次疫情,可能需要3—6個月時間。醫(yī)護人員要做好在此期間感染一次奧密克戎的準備,但我們需要做的是大家不要同時感染,而是有節(jié)奏地慢慢感染,并把所有脆弱人群保護好,讓他們也不要同時感染,以防止我們的醫(yī)療資源出現(xiàn)巨大的擠兌。
我們今天應對疫情,跟武漢時期和上海保衛(wèi)戰(zhàn)時期已經(jīng)完全不同。換句話說,今天你不在醫(yī)院感染,那下次你在外面吃飯的時候也會被感染,在吃飯的時候不感染,回家的時候可能也會被家人感染?,F(xiàn)在常規(guī)的核酸檢測已經(jīng)不做了,這種情況下感染的速度會非???,所以,現(xiàn)在社區(qū)感染的可能性會更大。我們現(xiàn)在就是希望醫(yī)院的感染比社區(qū)會慢很多,如果不注意院感,那么就會在社區(qū)感染的基礎上,再疊加醫(yī)院內的傳播,那么傳播就會很快。今天我們所做的這些并不是懼怕這個病毒,而是希望中國能在醫(yī)院很好應對的基礎上,使所有脆弱人群得到很好的保護。
(摘編自《張文宏:上海本次疫情高峰可能會在一個月內到來》,《財新網(wǎng)》2022年12月)材料三
有研究機構用物理模型做了幾種場景下的防護效果模擬來測試戴口罩的作用,第一種場景感染者和健康人都不戴口罩,距離3米,聊天10分鐘,被傳染的概率最高值是90%。這個距離遠比一般人聊天時更遠,但不戴口罩的感染幾率卻非常高。第二種情況是感染者不戴口罩,健康人戴普通醫(yī)用外科口罩,相距1.5米,聊天半小時,被感染的概率最高值是90%。第三個場景是健康人佩戴PPF2標準的口罩(可以粗略當作N95),感染者不戴口罩,距離1.5米,聊天1小時,被感染的最大概率是20%。第四個場景是雙方都戴普通的醫(yī)用外科口罩,距離1.5米,聊天一小時,被傳染的概率最大值是30%。最后一種場景是雙方都戴FFP2標準的口罩,那么距離1.5米,聊天一小時,被傳染的概率最大值是4%。
(摘編自《戴好口罩如今更重要了》,《卓克?科技參考2》2022年12月)材料四
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傳播速度快、傳染性強、傳播也比較隱匿,但是,隨著病毒的變異,絕大多數(shù)的感染者是輕癥和無癥狀感染者,重癥的比例是比較小的。
對于新冠病毒感染者,首先的治療就是對癥治療。我們知道有一部分患者會發(fā)熱、咽痛、咳嗽,對于這些癥狀,主要是對癥治療,比如給一些退熱藥,還有一些止咳化痰的藥物。第二,抗病毒藥物,對于普通型或者有進展為重癥風險因素的患者,可以盡早地進行抗病毒治療,以減少向重癥的轉化,但抗病毒的藥物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來服用。第三,在治療過程中,我們特別關注的是新冠肺炎的救治與基礎性疾病的治療要同時兼顧,不能因為感染了新冠,就停止基礎性疾病的用藥,比如說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日常的治療是不能間斷的。
相關的藥物在新冠治療過程當中是不可或缺的,我們已經(jīng)要求縣級以上醫(yī)療機構、基層的醫(yī)療機構和藥品零售網(wǎng)點等做相應的準備來保證藥物的可及性。我們也會通過多種方式,讓大家知道如何使用這些藥物,以及如何使用抗原試劑,來保證用藥的安全。
(摘編自《國務院聯(lián)防聯(lián)控機制2022年12月7日新聞發(fā)布會文字實錄》,《國家衛(wèi)健委官網(wǎng)》2022年12月)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雖然進出門不再打碼、跨地區(qū)流動不再查驗、商場堂食不再停業(yè),但是新冠大流行尚未結束,疫情風險仍然存在。
B.不在醫(yī)院感染,聚餐或回家時也可能被感染,所以現(xiàn)在社區(qū)感染的可能性會更大,醫(yī)院感染可能比社區(qū)感染慢很多。
C.奧密克戊變異株病毒的特點是傳播速度快、傳染性強、傳播比較隱匿,感染者輕癥和無癥狀比例高,重癥比例低。
D.新冠肺炎的救治與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性疾病的治療要同時兼顧,不能因為感染新冠而停止基礎性疾病的用藥。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利評價,不正確的一項是
A.疫情防控要堅持穩(wěn)字當頭、穩(wěn)中求進,既不能層層加碼、“一刀切”,也不能“斷崖式放松”“躺平式放開”。
B.隨著疫情形勢的變化,疫情防控的重點逐漸從保護人們的生命安全轉移到更好地保障人們正常生產(chǎn)生活上了。
C.從材料三可以看出,在同等條件下,相較于健康人佩戴口罩,感染者佩戴口罩能更加有效地阻斷病毒的傳播。
D.抗病毒藥物雖然可以減少患者向重癥的轉化,但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不能夠濫用和亂用。
(3)而對疫情防控新形勢,各方應該采取怎樣的應對措施?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組卷:1引用:1難度:0.5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5分)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梅樁紫砂壺
陸濤聲 要不是兒子領著覓者上門來,他幾乎忘記家里還有一把紫砂茶壺。
還是改革開放初期那次回故鄉(xiāng),他到一少年時的同學家去串門,見老同學六歲的兒子拿著一把茶壺到水罐里舀水灑著玩。他拿過來看了看,那是把宜興紫砂壺,造型是一節(jié)蒼老的梅樹干,嘴和柄都是節(jié)節(jié)疤疤的梅枝,貼繞老樹干的幾支小枝綴有幾朵梅花和幾?;ò?,古樸典雅。他隨口稱贊了幾句,主人竟慷慨地說:“你若喜歡就給你。我留著也沒用,說不準哪天會讓小家伙打碎了事?!?br /> 茶壺的來歷就如此平常。他雖在城里文化部門工作,并沒有收藏珍稀的癖好;平時喝的是綠茶,也用不上這種茶壺,只能作為一件還不算俗的物品保存,做個飾物。十多年過去了,隨著孩子們長大成人崇尚時新,家飾不斷增添和變遷,它便受到冷落而屈居一隅。
覓者進門先敬來良友香煙,接著開誠布公:“我要覓把紫砂茶壺,是位香港朋友所托的……”
香港?他近年也曾聽說,宜興紫砂壺在香港引起奇熱,不少有錢人求取珍品,若迷若瘋,不惜代價,宜興紫砂廠有幾個工藝師在香港出了名,他們手里出的貨每把都可以賣幾千甚至上萬元港幣。這些原是耳聽為虛,眼下覓者登門,可見是實。他心頭豁然一亮,急于想弄清家里的茶壺價值到底如何,忙叫兒子找出來。
來者看了看壺蓋和壺底兩處制作者的篆字印章,沉吟片刻說:“四百元賣給我,怎樣?
說老實話,我還能去賺一點,不多,一百元?!?br /> 值這么多錢?他月工資才八十元。真沒想到天上掉下的一筆小財!他妻子兒子都望著他,眼神顯然是催他答應賣掉。他心頭一熱,一個“行”字沖到嘴邊,忽又咽回肚里:慢,此人開口就出這個價,轉手肯定不止賺一百。多少?這就難料,賺個三千五千都說不定呢……他決定先弄清這壺的品位檔次,就問對方,印章上的姓名是不是在香港名聲很響的工藝師之一。
來者始終只就價論價,不回答他的問題。
他怕吃大虧上大當,拒絕出賣。
覓者悖悻而去。
他一時沒法查明茶壺制作者的身價,也就沒法確定它究竟值多少錢。他想,反正,它肯定不止值五百元。無價才為貴,要不怎會有“無價之寶”一說,家里留著一件寶物有什么不好!
不過,他并沒有經(jīng)常玩賞它的興致,它也并不具有百賞不厭的魅力、他只能把它當擺設陳列在書柜一角。有一天他妻給書柜撣抹灰塵,不慎失手把它撣落到水泥地上,壺身總算沒破,壺柄斷成了三截,寶物變成廢物。
他心一沉,怒不可遏:“你怎么的,眼瞎了!”
“狠啥?我又不是故意的!”妻子自衛(wèi)帶出反擊,“那回你要是答應賣了,好歹還有四百元錢呢,也不會有今天這事。
他啞了炮。想想也是,真懊悔。
妻子撿起斷柄壺要當垃圾扔掉。他好心疼好惋惜,猶豫了片刻,從妻子手里奪了回來:“這柄,好想辦法用膠水粘起來,擺著看看也好嗎?!彼氐刭I來一支“百得膠”,細心地把斷柄接起來粘上茶壺,他依舊把壺放在書柜里。粗看看它似乎恢復了原樣,若用心端詳,柄上幾條不規(guī)則的斷痕仍清晰可辨。他多看幾眼,心里就毛乎乎的怪不舒服:唉,終究破了相,留著它也不過是留留而已!他不再當它是一回事。
時隔不久,他女兒別出心裁,把它當盆養(yǎng)上一株水仙花,放在客廳里的茶幾上。有個同事前來串門,先贊茶壺里養(yǎng)水仙真別致,接著就有發(fā)現(xiàn):“難怪用它養(yǎng)花,柄是斷過的?!?br /> 他頓時覺得有句話值得一說:“柄沒摔斷時,有人上門來求,出四百元我都沒肯賣……”
同事說:“怪不得你要把斷柄粘 上,看來是把它當珍貴文物修補的哩?!?br /> 言者是否有意不可知。他這聽者卻有了心:是呀,文物、名畫破殘,經(jīng)修補后價值依舊極高。這壺上有圖章可鑒,有朝一日能證實它是出自名家之手,而那名家若是年高或去世不能再有出品,即使它斷過柄、或許也能成為珍稀而價值連城呢……
當天,他就把女兒養(yǎng)的水仙花移去,把斷柄茶壺放回書柜里。隔天又買來一只玻璃罩把它罩好。從此他經(jīng)常要走近它看看,總仿佛見它在散放著奇異的光彩,耀得滿室熠熠生輝……
(有刪改)(1)下列對文本柑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頭對梅樁紫砂壺的整體造型和局部點綴進行了描寫,表現(xiàn)出紫砂壺獨特的外形特征。
B.小說中妻子摔壞梅樁紫砂壺這一情節(jié)既表現(xiàn)出“他”對紫砂壺的在意,也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C.小說結尾描寫紫砂壺“散放著奇異的光彩,耀得滿室熠熠生輝”,表明它本身的價值最終得到了認可。
D.小說雖然在寫古樸典雅的梅樁紫砂壺,但從整體上看,其語言風格還是偏于平實自然,并無過多修飾。
(2)本篇小說中主人公對紫砂壺的態(tài)度經(jīng)歷了怎樣的變化?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3)第九屆小小說金麻雀獎的頒獎詞認為陸濤聲的作品具有“故事傳奇”“洞察人心”的特點,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組卷:2引用:1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10分)
-
8.航天育種是誘變育種的一種,主要借助空間環(huán)境中的宇宙高能射線、微重力和復雜電磁環(huán)境的復合作用,① ?;蛲蛔兒蟮姆N子返回地面,再篩選出能夠穩(wěn)定遺傳的有益變異,就成了新的種子資源和新品種。
其實,基因突變在生物的進化過程中也會自然發(fā)生,但這種基因變化發(fā)生非常緩慢,所以要想促使植物發(fā)生基因突變就需要依賴輻射誘變技術,這種輻射誘變的原理并不復雜,射線像子彈一樣擊中種子胚胎的遺傳物質結構,給遺傳物質結構造成“傷口”,種子內部,會啟動損傷修復機制,嘗試愈合“傷口”,這使得染色體片段有插入、倒置、移動等突變機會,也就是說通過輻射外力,強制染色體重新洗牌,由此獲得新變化。航天育種的本質是利用這種原理讓植物種子在外太空特殊的環(huán)境中加速基因突變。
與傳統(tǒng)育種相比,② ,概率高,幅度大,可在相對較短時間內創(chuàng)制出具有突破性性狀的基因源,完成誘變育種。中國從1987年開啟農(nóng)作物種子的太空之旅至今,通過國審和省審的航天主糧育種品種超過300個,育成的蔬菜水果花卉新品種700多種,為人類豐富種子資源和種子創(chuàng)新貢獻來重要智慧成果。如今,良好的市場反饋,可觀的發(fā)展前景,令航天育種獲得廣泛關注與參與。未來,相信隨著航天事業(yè)的進步,③ ,進而為全球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提供新方案,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20個字。
(2)分析文中劃橫線句子所用說明方法及其表達效果。組卷:10引用:1難度:0.5
四、寫作(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人物》雜志“The Monment”欄目每月會向網(wǎng)友征集“月度瞬間”。2022年11月,雜志社將收到的近3100個月度瞬間甄選后命名為“十一月,我們要如何度過這個冬天?”其中,有人定格的瞬間是“背考研資料,樓道里沒有常亮燈,一個從沒說過話的研友回宿舍前,默默拆下自己的燈給我用”;有人定格的瞬間是“做核酸時,看見一個爺爺拉著他的小孫女拍夕陽,忍不住多看幾眼”;有人定格的瞬間是“北京,二環(huán),一群高歌的民工,滿頭霜白仍然熱愛生活”……一瞬間,可以是山川河海與人情煙火,可以是剎那的芳華或不朽的永恒,也可以是一道光,有人借著它,走出了這個冬天。
結合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3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