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河北省衡水市陽光中學高二(上)一調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題。
材料一:
從上古時代到春秋時代,由于生產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觀念上都強調滿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對追求華麗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和自身的社會地位的享受,就是貴為天子的君主,也不應該一味地貪圖享樂。《尚書?五子之歌》:“訓有之,內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墻。有一于此,未或不亡。”把華麗的美與奢侈的生活欲望簡單地等同起來,甚至認為追求華麗的美就是一個國家衰敗和滅亡的根本原因?!秶Z?楚語上》:“夫美也者,上下、內外、大小、遠近皆無害焉,故曰美。若于目觀則美,縮于財用則匱,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為?”這是倡導樸實之美的最基本的經濟的和政治的原因,與此同時,傳統(tǒng)美學觀也就把對美的鑒賞和崇尚納入了政治風格和道德評價領域,成為一種帶有普遍意義的超美學的標準。
(摘編自魏家俊《中國傳統(tǒng)文化視野下的絢麗之美》) 材料二:
在高歌民族復興的今天,怎樣認識中國文化傳統(tǒng),是我們的重大課題。因為體大,自然思紛;為求其真,仁智之見,我們都應該研究。歷覽前賢著述,可見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神的特質。
和而不同,厚德載物。重視人與自然之間,族群、民族之間,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統(tǒng)一。所謂“天人合一”是經過區(qū)分天人、物我之后,重新肯定的人與自然的統(tǒng)一,強調的是順應自然而不是片面征服自然。在觀念上形成了“協(xié)和萬邦”“天下一家”的文化理想。在人與人的關系上,善于化解對立,主張仁愛、和為貴。
剛健自強,生生不息?!疤煨薪?,君子以自強不息”,就是指人要向天地學習,以“剛毅”的精神,生生不息,奮斗不止。中國人因此而創(chuàng)造了世界上獨特的文明,而且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斷的文明。仁義至上,人格獨立,我們以仁義為最高價值,崇尚君子人格,肯定“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弘揚至大至剛的正氣,強調人人都有內在的價值與不隨波逐流的獨立意志,守正不阿,氣節(jié)凜然,甚至殺身成仁,舍生取義。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強調“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民本主義肯定人民是主體;人君之居位,必得到人民的擁戴;保民、養(yǎng)民是人君的最大職責。
整體把握,辯證思維。中國思維有兩大特征:一是整體觀,二是陰陽觀。前者從整體上把握世界或對象的全體及內在諸因素的聯(lián)系性、系統(tǒng)性,反對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后者重視事物內在矛盾中陰陽等關系的對立與平衡。
經世務實,戒奢以儉。我國有現世與實務精神,強調知行合一,經國濟民,兼重文事武備,明理致用,反對空談高調。尊重勞動,倡導勤儉節(jié)約,力戒驕奢淫逸,鄙視不勞而獲。
中國文化精神的這些特質可以成為中國夢的文化底蘊,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文化基礎。實際上,中國古代文化可以作創(chuàng)造性的現代轉化。例如中國古代的社會理想,或者說中國夢,代表話語應是《禮記》:“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是謂大同?!?br /> 這是儒家所設想的遠古時期“天下為公”的“大同”之世。也可以說是古代中國人的夢想,這就是“天下一家”的社會理想。
兩千多年來,平民子弟通過宗族祠堂與家庭教育世代傳承的精神信念,其主流價值仍然是仁愛、孝慈、正直、忠信。百姓接受并影響他人的生活哲學,是帶有儒家文化密碼的忠臣義士的故事和蒙學讀物、族譜家訓、民諺民謠中的廉潔勤儉、與人為善等觀念,如《三字經》《千字文》以及“四書”中的一些內容。這些價值通過唱戲的、說書的,通過家人鄉(xiāng)親口耳相傳,逐漸在民間扎根。
(摘編自郭齊勇《中國文化精神的特質》) 材料三:
信息化、數字化既給傳統(tǒng)文化的生存發(fā)展帶來威脅,也為其重煥生機提供契機。為什么從前人們喜歡看戲,現在不喜歡呢?這變化的背后就是信息化、數字化的技術力量。在信息、交通都不發(fā)達,文化娛樂活動匱乏時,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礎上的傳統(tǒng)文化,得以較好地傳承發(fā)展。隨著信息和交通的便捷,尤其是進入信息化、數字化時代后,地域色彩濃厚的傳統(tǒng)文化面臨巨大沖擊,當人們打開智能手機,就可以觀看電影、電視、視頻時,很多人就不愿意走進劇院看那些古老的地方劇種了。傳統(tǒng)戲劇如此,其他領域和門類的傳統(tǒng)文化亦然。但是,信息化、數字化是一種技術力量,它們打破了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限制,使其有可能在全國甚至全球范圍內獲取知音。如3D全景聲京劇電影《霸王別姬》,從2014年登陸好萊塢杜比劇院首映后熱度一直不減。這種蘊藏著強烈獨特的民族文化基因密碼、原汁原味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不同的文化語境里被認同、被贊嘆,真正走向了世界。
(摘編自封壽炎《數字時代,傳統(tǒng)文化如何保護傳承》)(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從上古時代到春秋時代,人們強調滿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對追求華麗的奢侈。
B.中國文化體大思紛,我們應當充分研究諸多前人觀點,才能較為完整地總結出其精神特質。
C.“天人合一”是區(qū)分天人、物我之后的人與自然的統(tǒng)一,強調順其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
D.中國思維具有整體觀與陰陽觀,其內涵有相同性,都主張內在的聯(lián)系性、系統(tǒng)性與平衡性。
(2)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文化強調民為邦本,“民為貴、君為輕”,民與君的關系恰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B.傳統(tǒng)美學觀把對美的鑒賞和崇尚納入政治風格和道德評價領域,它就將成為一種帶有普遍意義的超美學標準。
C.中國夢是以中國文化精神的某些特質為底蘊的,“天下為公”“天下一家”是其社會基礎。
D.《三字經》《千字文》是帶有儒家文化密碼的蒙學讀物,是中國文化傳承的核心載體。
(3)下列說法中,可以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三觀點的一項是
A.文化本身也是一種信息,信息越發(fā)達文化傳播也就越廣泛。
B.傳統(tǒng)文化要在網絡文化時代持續(xù)發(fā)展壯大,就必須有所創(chuàng)新。
C.在數字化信息化背景下,不同文化會彼此沖擊,形成干擾。
D.一個民族保存著還是拋棄了自己的歷史和傳統(tǒng)文化,是它將要強盛或者衰落的標志。
(4)請簡要說明材料二在論證上的特點及其作用。
(5)在數字化、信息化時代,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傳承傳統(tǒng)文化?請結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組卷:5引用:3難度:0.6
二、文學類閱讀-單文本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路遙
平凡的世界(節(jié)選) 幾天之后,在少平即將離開省城的時刻,金秀和蘭香相跟著來旅店找他,想陪他出去到街上轉轉。但少平推諉著不想去。最少在眼下,他不愿帶著臉上的疤痕,和任何女性相跟著逛大街,他無法忍受陌生人用異樣的目光看他和身邊兩個漂亮的妹妹。說實話,對臉上的那道疤痕,盡管他顯得不在乎,但內心卻為此而萬般痛苦,愛美之心人人有,更何況,他正當青春年華!至于他的臉究竟被毀到了何種程度,直到現在他都沒有勇氣去照鏡子。
金秀見他執(zhí)意不到街上去轉,就提議他們三個人一塊到她的宿舍去坐坐;她說她們宿舍實習的同學都沒回來,就她一個人。醫(yī)學院離這兒很近,少平也就同意了。
三個人到醫(yī)學院金秀的宿舍后,金秀特意讓少平坐到她床上休息。她讓少平先一個人待一會,自己隨即又拉了蘭香,到外面去采買吃的她想好好款待一下少平哥。
蘭香和金秀走后,少平一個人沒事,就在金秀的枕頭邊拿了幾本醫(yī)學雜志看。他在無意間發(fā)現金秀床鋪那頭的墻上掛一面圓鏡子。他猶豫了一下,過去摘下那面鏡子。當鏡子就要舉到面前的時候,他閉住了眼睛。
他閉著眼,舉著鏡子,腳步艱難地挪到了靠近房門的空地上。他久久地立著,拿鏡子的那。條胳膊抖得像篩糠一般。在這一刻里,孫少平不再是血性男兒,完全成了一個膽怯的懦夫!我看到的將會是怎樣的一個我?他在心里問自己。你啊!為什么不敢正視自己的不幸呢?
你不愿看見它,難道它就不存在嗎?你連看見它的勇氣都鼓不起來,你又怎樣帶著它回到人們中間去生活?可笑!你這可笑的鴕鳥心理!
他睜開了眼睛。呀!他看見,那道可怕的傷疤從額頭的發(fā)楞起斜劈過右眼角,一直拉過顴骨直至臉頰,活像調皮孩子在公廁墻上寫了一句罵人話后所劃下的驚嘆號!
他猛地把那面鏡子摔在水泥地板上;一聲爆響,鏡子的碎片四處飛濺。接著,他一下伏在金秀的床鋪上,埋住臉痛哭起來……
他聽見了開門聲——是金秀和蘭香回來了。
他爬起來,用金秀的毛巾揩去了臉上的淚痕。接著,匆忙地拿起掃帚,把滿地的碎鏡片掃到門后。在手捉住門鎖柄的時候,他停留片刻,以便自己鎮(zhèn)靜下來——盡管他知道這是徒勞的。
在門打開的一剎那間,他看見兩個妹妹都懷里抱著一堆吃的東西,臉色蒼白地愣住看他。她們顯然感到這屋里曾發(fā)生了什么事,其實,他自己的神態(tài)就說明了這一點。
不過,她們很快說笑著走過來了。以后,她們一直裝著沒有看見門背后的那一堆碎鏡片。
兩個女孩子像演戲一樣,大聲說笑著,甚至有點咋咋?;?,在桌子上鋪開了塊干凈的白布,然后把那些罐頭、啤酒、果子露、牛肉、面包等等吃的東西都擺好,讓他坐到“上席”上,并且開玩笑稱他“革命老前輩”……吃過東西后,少平沒讓她們送他,自己一個人來到大街上。
啊,最為嚴重的時刻也許已經過去了!
現在,他行走在這人流如潮的大街上,不管有多少含義復雜的目光在他臉上掃射,他也坦然如常。不知為什么,他甚至感到自己的情緒漸漸亢奮起來。
他在個體戶的小攤上買了一副黑鏡,隨即就戴起來——部分地遮掩了臉上那道疤痕。接著,他又到商店買了一件鐵灰色風雨衣穿在身上。這打扮加上臉上那道疤,奇特地使他具有了另一種男子漢的魅力——這正是他想象中自己的“新”形象。在下午剩下的最后一點時光里,他還到新華書店買了幾本書。
當天晚上,他靜靜地坐在小旅店的房間里,分別給妹妹、仲平和金秀寫了兩封信。在給蘭香和仲平的信中,他向他們“闡述”了他為什么現在不想來大城市工作的想法。他說他也許一輩子可能和煤炭打交道。第二天,孫少平提著自己的東西,在火車站發(fā)出了那兩封信,就一個人悄然離開了省城。中午時分,他回到了久別的大牙灣煤礦。
他在礦部前下了車,抬頭望了望高聳的選煤樓、雄偉的矸石山和黑油油的煤堆,眼里忍不住涌滿了淚水。溫暖的季風吹過了綠黃相間的山野;藍天上,是太陽永恒的微笑。
他依稀聽見一支用口哨吹出的充滿活力的歌在耳邊回響。這是贊美青春和生命的歌。
(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金秀和蘭香到旅店找孫少平,想陪他出去到街上轉轉,兩個妹妹都希望幫助哥哥,希望哥哥早日擺脫痛苦。
B.慌忙地收拾東西,用毛巾揩去淚痕,但還是被妹妹看出了端倪,說明孫少平的內心遭到的打擊是巨大的。
C.盡管少平的兩個妹妹都裝著沒有看見門背后的一堆碎鏡片,但是他還是受到了刺激,悄悄地離開了她們。
D.小說結尾寫孫少平回到了煤礦,沒有留在大城市工作,他感覺在“平凡的世界”里,自己的生命也有意義。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你??!為什么不敢正視自己的不幸呢?”小說改用第二人稱,表現出孫少平審視自己、剖析自己的心理。
B.“你這可笑的鴕鳥心理”,這個句子通過語言描寫,表現孫少平的自嘲,同時也在鼓勵自己不要一味躲避。
C.文中把傷疤比作調皮孩子劃下的驚嘆號,形象地寫出了傷疤很長的特點,這樣的傷疤深深地傷害了少平。
D.“高聳的選煤樓、雄偉的矸石山和黑油油的煤堆”,作者用三個結構相似的短語,寫出了大牙灣煤礦的特點。
(3)從文中可看出孫少平的情感經歷了哪些變化?
(4)從小說中可以看到,孫少平的經歷可謂不平凡,那么如何理解小說的標題“平凡的世界”?請結合小說內容加以分析。組卷:86引用:15難度:0.4
六、語言文字運用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帕米爾高原,山風吹拂,杏海蕩漾。一幢幢特色民居在杏花海中①
春光易逝,花開有時。但若因此以為新疆的花季是短暫的,那便大錯特錯了。由于氣候形態(tài)多樣,新疆的花由南到北次第開放,從天山南麓依次往北看,幾個月都會在花海中徜徉。
伊犁,綿延的雪山下草場如海,從春到秋,杏花、金蓮花、野蘋果、薰衣草、油菜花、萬壽菊、白番紅花、天山紅花輪流登臺;賽里木湖畔,漫山遍野③
(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
(2)仿照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另選對象進行仿寫。要求語意連貫、形象生動、句式基本一致。
(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其構成和表達效果。組卷:8難度:0.7
七、材料作文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20世紀60年代,雷鋒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偶像,艱苦樸素、舍己為人、獻身國家是他身 上最突出的閃光點;70年代,陳景潤懷著科技報國的激情投身科學研究,摘取了“數學皇 冠上的明珠”,成為那個時代的偶像;80年代,中國女排以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創(chuàng)下了世 界排球史上的“五連冠”,成為了一代偶像;90年代,微軟公司的創(chuàng)始者比爾?蓋茨成為 了一代人的偶像……進入 21 世紀的今天,各個領域都涌現出了一批偶像。
每個時代的人們都有自己的偶像,這些偶像代表著各個時代的精神氣質,閃爍著時代精 神的光芒。
你覺得21世紀的偶像應具備怎樣的時代精神?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態(tài)度,闡述你的看法。要求: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組卷:9引用:2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