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廣東省惠州市惠陽一中九年級(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發(fā)布:2024/9/7 14:0:8
一、單選題(15題,共45分)
-
1.今年5月12日我國第四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弘揚防災減災文化,提高防災減災意識”。下列圖標不適合在加油站使用的是( )
組卷:81引用:36難度:0.9 -
2.電工師傅使用的“驗電筆”中常充入一種氣體,此氣體通電時會發(fā)光,它是( ?。?/h2>
組卷:64引用:33難度:0.7 -
3.日常生活中的下列變化,其中一種與其余三種類別不同的是( ?。?/h2>
組卷:150引用:7難度:0.9 -
4.下列物質鑒別的方法錯誤的是( )
組卷:47引用:13難度:0.5 -
5.科學家發(fā)現(xiàn)在負壓和超低溫條件下,水會像棉花糖一樣,以蓬松輕盈的形式穩(wěn)定存在,被稱為“氣凝膠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408引用:27難度:0.5 -
6.如圖所示裝置探究分子的性質,下列有關現(xiàn)象和結論的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39引用:3難度:0.7 -
7.下列屬于人體呼吸作用的交換物質,且在呼出氣體中,比吸入氣體含量多的是( ?。?/h2>
組卷:355引用:10難度:0.6
三、綜合能力題(共40分)
-
20.氧氣是生產(chǎn)、生活中重要的物質?;卮鹣铝袉栴}:
(1)下列關于氧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氧氣在氧化反應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B.氧氣具有可燃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C.紅磷在空氣中燃燒,實際上是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
(2)氧循環(huán)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環(huán),下列①-④中消耗氧氣的是
①食物腐敗
②煤炭燃燒
③植物光合作用
④人的呼吸
(3)如圖所示“氧氣”要穿過迷宮,從進口順利地走到出口,途中遇到不反應的物質才能通過(反應條件省略)。
①“箭頭”畫出了“氧氣”應行走的路線,“氧氣”不能從甲處通過,你認為甲處的物質可能是
A.氦氣
B.水
C.蠟燭
D.硫粉
②氧氣在進迷宮過程中,除了甲,還碰到了組卷:54引用:1難度:0.5 -
21.如圖A所示是用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在集氣瓶中裝入少許水,會使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煙狀物迅速溶解)。
(1)實驗原理:
①紅磷在空氣中燃燒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②密閉的裝置內,由于
(2)實驗探究:
第一步:集氣瓶裝入少許水,然后將集氣瓶空的容積劃分為五等份,并做好標記。
第二步: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伸入集氣瓶中并把塞子塞緊。
第三步: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發(fā)現(xiàn)水被吸入集氣瓶中,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為集氣瓶總容積的。15
實驗結論:①空氣中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
②該實驗證明了氧氣具有
(3)反思與評價:
①實驗完畢,若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不到總容積的,你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15
②某同學對實驗進行反思后,提出了改進方法(如圖B所示),你認為改進后的優(yōu)點是
(4)拓展遷移:
已知:鎂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氧化鎂,在氮氣中燃燒生成氮化鎂(固體),能否用鎂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并簡要說明理由。答:組卷:46引用:5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