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重慶八中高考語文全真模擬試卷
發(fā)布:2024/4/30 13:42:58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1小題,19分)
-
1.閱讀回答問題。
材料一:
城市中的荒野是工業(yè)文明桎梏下的野性遺漏,是由金屬與玻璃構建的寂寥城市的凄美回眸和慰藉。好奇與探索的天性讓人類文明在發(fā)展的道路上一往無前:從非洲草原走向亞洲叢林、歐洲凍原、美洲荒漠……于是,粗糙的礦石被打磨成光滑的玉器,黏土變作了潔白的瓷具,燧石的火星燒去了原野的荒蕪,殖民地中的野花經(jīng)過培育成為了貴族花園中的奇葩,自由流淌的溪流被改造為光滑的河渠,沼澤被開墾為田園和城鎮(zhèn)……這是一條逐漸背離荒野的文明之路,城市、農(nóng)田和園林在化石能源和機械力的推動下,不斷取代原生的自然;自然的野性被日益馴化?!肮饣薄熬隆薄案哐拧焙汀皽仨槨钡葷u漸成為當代文明的重要特征?,F(xiàn)代城市是當前最高層次文明的載體和象征,卻已被演繹為用塑料、金屬和玻璃搭建的宮殿——光鮮亮麗,不著塵埃,野草和昆蟲失去容身之所,自然和野性只存在于電子屏幕和聲光電的感官刺激之中。失去野性的人類,正如豢養(yǎng)在拉斯維加斯五星級酒店玻璃房中的老虎,寂寥而萎靡。于是,野性和荒野被重新提起。
城市荒野之于人類文明和城市化,恰如困獸囚籠中的一棵綠樹、一叢野草或一條溪流。從發(fā)生學意義上講,部分城市荒野作為原生自然的遺存斑塊或廊道得以在城市中幸存,如殘存的濕地(哈爾濱群力濕地公園等);此外更多的是掙脫了文明約束的次生自然,如在荒廢的灰色基礎設施中恣意繁衍的自然(紐約高線公園的前身等)。城市荒野并不局限于荒野景觀,還包含保留了野性的、不受人工干預的自然過程和生物——從自由流淌的徑流、未被改造的土壤和棲息其中的微生物、自由繁衍的鄉(xiāng)土植物,到從水泥地中掙扎而出的野草和排水溝石壁上頑強生長的灌叢、隨季節(jié)而生長凋落的樹葉、能夠感知天時的雞鳴和蛙聲……
從生態(tài)學意義上講,城市荒野作為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依照自然規(guī)律做功,并以其自身邏輯建立起深邃的秩序,是保障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健康和可持續(xù)性的要素。它為人類社會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諸如凈化空氣和水、調(diào)節(jié)城市微氣候、維持鄉(xiāng)土生物多樣性等。
從文化和心理學意義上講,城市荒野的審美啟智功能讓人類探索未知的天性得以釋放——這正是推動文明進步的原動力。于我看來,東西方哲人的深邃思考和智慧大多來源于荒野:如釋迦牟尼的菩提樹、穆罕默德的希拉山洞、王陽明的龍場山洞,以及梭羅的瓦爾登湖等。生態(tài)心理學認為,人與自然的日益分離將有損人類健康,而人類的健康源于地球的健康,療愈人類身心疾病有賴于人與自然關系的修復,以及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修復。景觀感知的相關研究表明,景觀的復雜性和可探索性決定了自然環(huán)境的美感。相較而言,園藝化的景觀(如修剪整齊的草坪)顯得索然無味——它們縱然代表著文明進步、能令人獲得須臾的喜悅和激動,卻喚不起人類的探索欲望和沖動,也難以傳達詩情畫意的美感。
(摘編自俞孔堅《城市荒野:另一種文明》)材料二:
把災害轉嫁給異地,是現(xiàn)代水利工程的起點和終點:諸如防洪大堤和異地排水,都是把洪水排到下游或對岸,或把干旱和水短缺的禍害轉嫁給無辜的弱勢地區(qū)和群體。海綿的哲學是就地調(diào)節(jié)水旱,而不轉嫁異地。它啟示我們用適應的智慧,就地化解矛盾。中國古代的生存智慧是將水作為財,就地蓄留、消化旱澇問題,遍布中國大地上的陂塘系統(tǒng)、三角洲的?;~塘都是典型的大地海綿系統(tǒng)。這種“海綿”景觀既是古代先民適應旱澇的智慧,更是地緣社會和鄰里關系和諧共生關系的體現(xiàn),是幾千年以生命為代價換來的經(jīng)驗和智慧在大地上的烙印。
哈爾濱國家濕地公園(哈爾濱群力雨洪公園)吸取了中國農(nóng)業(yè)文明中的基塘技術,用簡單的填挖土方工程,營造了一處城市中心的綠色海綿,用10%的城市用地,來解決城市的雨澇問題。
哈爾濱群力雨洪公園占地34公頃,位于哈爾濱群力新區(qū),新區(qū)占地27平方公里,公園處于低洼平原地帶,而當?shù)氐哪杲涤炅拷?00毫米,集中在夏季,所以雨澇是一大問題。設計的核心策略是借鑒三角洲地帶悠久的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中的基塘技術:即通過簡單的挖方和填方,來解決低洼地的積水問題,形成了洼地與高崗地相結合的“海綿”系統(tǒng)。高地種植旱生果木,而洼地養(yǎng)魚和種植濕生植被,從而形成豐產(chǎn)的三角洲農(nóng)業(yè)景觀。這一技術在群力雨洪公園中經(jīng)過提煉,得到了應用。設計者沿場地四周,通過挖填方的平衡技術,創(chuàng)造出一系列深淺不一的水坑和高低不一的土丘,成為一條藍綠相間的“海綿”帶,收集城市雨水,使其經(jīng)過濾、沉淀和凈化后進入核心區(qū)的低洼濕地。水泡中為鄉(xiāng)土水生和濕生植物群落,山丘上密植具有東北特色的白樺林,再通過高架棧橋連接山丘。在此整體格局基礎上,建立步道網(wǎng)絡,穿越于丘陵和泡狀濕地之間,水泡中設臨水平臺,丘陵上有觀光亭塔之類,創(chuàng)造出豐富多樣的體驗空間。
建成后的雨洪公園,不但為防止城市澇災做出了貢獻,同時也為新區(qū)居民提供優(yōu)美的游憩場所和多種生態(tài)體驗。能夠吸收雨洪的城市綠色海綿目前已被列為國家城市濕地,成為一個國際海綿城市的典范。
(摘編自俞孔堅等《海綿城市的三大關鍵策略:消納、減速與適應》)(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詞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野性遺漏”是在指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束縛和限制下殘存的原生自然,以及掙脫了文明約束而形成的次生自然。
B.“宮殿”是現(xiàn)代人運用塑料、玻璃、鋼鐵等材料搭建的高樓大廈,它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最高層次文明的載體和象征。
C.“烙印”是勞動人民為了化解旱澇問題,運用經(jīng)驗和智慧在大地上改造的如陂塘系統(tǒng)、?;~塘等“海綿”景觀。
D.“綠色海綿”在文中指的是位于哈爾濱群力新區(qū),通過挖填方等技術形成的洼地與高崗相結合的解決澇災的雨洪公園。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列舉釋迦牟尼的菩提樹、穆罕默德的希拉山洞等,是為了說明東西方哲人的智慧、人類的進步均來源于荒野。
B.材料二第一段先指出現(xiàn)代水利工程的缺點,再明確海綿哲學的特點和啟示,最后以古代海綿景觀印證并對其評價。
C.兩則材料都運用比較手法,將城市荒野、“海綿”景觀與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下的工程進行比較,肯定了前者的重要意義。
D.兩則材料語言風格各異,材料一運用比喻等修辭,語言形象生動富有文采;材料二列舉數(shù)字加以說明,語言準確而嚴謹。
(3)下列選項,不符合材料二建設理念的一項是
A.哈尼族人在大山里開挖干渠水溝,收集雨水,解決了梯田稻作的用水問題。
B.黃河下游泥沙沉積,河床抬升,人們加固大堤來治理水患,形成了地上河。
C.湖州先民通過堤圍改造,蓄水成塘,水塘養(yǎng)魚,塘邊植桑,形成農(nóng)業(yè)景觀。
D.沈陽采用雨污分流解決雨澇,處理水中污物,雨水峰值削減后再補給河流。
(4)兩則材料都提到哈爾濱群力濕地公園,請分析其不同的作用。
(5)某城市有一個大型廢棄工廠,這里雜草叢生,蛙鳴鳥叫,陰天雨水橫流,晴天塵土飛揚。城市規(guī)劃部門想將其改造成為一處城市景觀,請結合兩則材料提供幾點建議。組卷:28引用:2難度:0.5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1小題,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文本一:
祖母的門牙
莫言 據(jù)說我剛生下來時就有兩顆門牙。我祖母的臉當時就變黃了,因為在民間的傳說中,生下來就有牙的孩子多半都是復仇者——是前世的仇人投胎轉世——這個復仇者不把這個家庭弄得家破人亡是不會罷休的。祖母提著我的兩條瘦腿,像提著一個剝了皮的貓,毫不猶豫地就要往尿罐里扔。
我出生時,我母親已經(jīng)過門三年。
我父親是個出了名的孝子,他對我祖母的感情遠遠超過對我母親的感情,他和祖母經(jīng)常聯(lián)手欺負我母親。我母親嫁過來的第三天,我祖母就對我父親說:“富貴,該給她個下馬威了!”
他有點羞澀地說:“才三天……再說,她也沒犯錯誤……”
我母親說:“你爹話還沒說完呢。你奶奶那個老混蛋就把一個雞食缽子摔了!”
啪!祖母把雞食缽子扔在地上,跌成了三六一十八瓣。
“富貴呀,富貴,你個雜種,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址大容易嗎?”
祖母瞪著金黃的眼珠子,指著我爹的鼻子控訴,“你可真是‘山老鴰,尾巴長,娶了媳婦忘了娘!把娘扔到山溝里,把媳婦背到熱炕上!’你說吧,今日你打不打?不打她,就打我!”
母親說:“從來就沒見過你爹這樣的窩囊廢,他心里其實是舍不得打我的,我進門三天,連大門朝哪開都沒摸清楚,你說我會有什么錯誤?”
我父親見我祖母發(fā)了大脾氣,把嘴一咧,嗚嗚地哭起來。
祖母一屁股坐在地上,雙手輪番拍打著地面,嗚天嗷地地哭著,數(shù)落著:“老頭子啊……你在天有靈,睜開眼看看這個好兒子吧……老頭子啊,我這就跟隨著你去了吧……”
我母親看到這種情景,自己從屋子里走出來,跪在我父親面前,說:“娘讓你打,你就打吧!”
母親說:“我硬憋著不哭,但那些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撲撲簌簌地滾下來?!?br /> 父親掄起燒火棍,抽打起母親的背。打順了手,也就顧不上拿捏,一下是一下,打得真真切切,鮮血漸漸地沁透了母親的衣衫。母親起初還咬牙堅持著,后來就哭出了聲。
母親說:“痛是次要的,主要是感到冤屈?!?br /> 祖母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父親手上更加不敢惜力,一下比一下打得兇狠。
母親身體一歪,倒在地上。
祖母抽著大煙袋,懶洋洋地說:“行了吧,念她初來乍到,饒了她吧!”
父親扔掉燒火棍,眼里含著淚,嘴一咧一咧的,活像個鬼。
祖母嚴肅地問我母親:“你是不是心里覺得冤?”
母親的眼淚嘩嘩地流著,說:“不冤……”
祖母說:“我看你心里冤,冤得很吶!”
母親哭得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祖母問:“知道為什么打你?”
母親搖搖頭。
祖母說:“當年,我進門三天,我的婆婆也是這樣,讓你公公打了我一頓,當時我也覺得冤,連死的心都有,但是現(xiàn)在我明白了,我婆婆讓你公公打我,是告訴我一個道理,知道是啥道理嗎?”
母親搖頭。
祖母站起來,拍拍腚上的土,說:“多年的水溝流成了河,多年的媳婦才能熬成個婆!”
多年后我問母親:“為什么不去找政府?為什么不去法院告她?”
母親搖搖頭說:“你說什么呀!”
后來,我一出生就落在了祖母那兩只冰涼的手里。
在我的頭就要被浸入尿罐的危急關頭,母親一躍而起,竄到炕下,從祖母手里把我搶下來。祖母大怒,道:“富貴屋里的,你想干什么?
祖母說著就把她的鐵硬的爪子伸過來,想從母親手里把我奪回去。母親抱著我的頭,祖母扯著我的腿,我在她們兩個的手里放聲大哭。那時刻我好像一只剛蛻殼的蟬,身體還是軟的,在她們兩人的拉扯下,我的身體就像一塊橡皮,眼見著就被抻長了。母親因為愛我不敢用力,祖母因為恨我往死里用力,這場拔人比賽一開始母親就注定要輸,眼見著我就要落在祖母的手里,落在祖母的手里也就等于落在了尿罐里,而落到尿罐里也就等于落到了死神手里。母親在危急關頭,護犢情深,把三綱五倫二十四孝通通地拋到腦后,抬起一只手,在運動中攥成了拳,對準了祖母的嘴巴,捅了一家伙。只聽到一聲肉膩膩的響,祖母怪叫了一聲,松了扯住我的雙腿的手,捂住了嘴巴。
母親這一拳有點狗急跳墻的意思,也有點困獸猶斗的意思,她是勞動慣了的人,這一護犢子拳捅出去,少說也有二百斤的力氣,腐朽快要透了頂?shù)淖婺溉绾纬惺艿昧??正義的鐵拳打到祖母的嘴巴上,打得她發(fā)出了怪叫,打得她連連倒退,那兩只從小就裹殘了的地瓜腳缺少根基,倒退連連是正常的,如果她不倒退才是不正常的。她的腿讓門檻絆了一下,然后她就一屁股墩在了地上。她就那樣雙腳在門檻里屁股在門檻外坐著,張開口往地上吐了一攤血,血里有兩顆大門牙。祖母撿起門牙,放在手心里托著,仔細地觀看了一會兒,然后就嚶嚶地哭起來,那聲音竟像一個受了委屈的膽小如鼠的小姑娘。
(有刪改)
文本二:
站在大悲憫的角度往下看,好人和壞人,都是可憐的人。小悲憫只同情好人,大悲憫不但同情好人,而且也同情惡人。編造一個凄凄慘慘的故事,對于以寫作為職業(yè)的人來說,不算什么難事,但那種非在苦難中煎熬過的人才可能有的命運感、那種建立在人性無法克服的弱點基礎上的悲憫,卻不是能夠憑借才華編造出來的。只有正視人類之惡,只有認識到自我之丑,只有描寫了人類不可克服的弱點和病態(tài)人格導致的悲慘命運,′才是真正的悲劇,才可能具有“拷問靈魂”的深度和力度,才是真正的大悲閥。
(節(jié)選自莫言《捍衛(wèi)長篇小說的尊嚴》)
(1)下列對文本一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剝了皮的貓”是一個血淋淋的意象,這個比喻表現(xiàn)了“我”剛出生時的弱小和瀕死之態(tài),反襯出祖母的殘忍與無情。
B.父親本不情愿打母親,卻在祖母的指責和號哭前屈服,由不愿打到真打,表現(xiàn)出他為了“孝”而放棄了個人的意愿。
C.“腐朽快要透了頂”,既寫出了祖母年邁衰弱的事實,也表現(xiàn)出“我”對因迷信想要溺死孫子的祖母強烈的不滿之情。
D.小說從“我”的出生寫起,穿插母親進門時的故事,最后回到母親和祖母的爭斗,敘寫回憶,兼有插敘,構思精巧。
(2)下列對文本一、文本二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母親知道自己一點錯誤也沒有,卻還是出來主動受打,是因為她雖埋怨父親的窩囊,也知道祖母的權威難以違抗。
B.母親對祖母的屈從,展現(xiàn)了封建親子倫理的強大橫暴,而她為保護“我”所作出的反擊,則凸顯出母性的力量。
C.莫言說要“同情惡人”,因為人類遭遇的真正悲劇,往往是其命運中難以回避的、無法克服的弱點和病態(tài)人格所致。
D.政治、戰(zhàn)爭、疾病、意外等外部原因帶給人種種苦難,把這些苦難加于弱小善良之身,也是真正的大悲憫。
(3)文本一中兩處畫橫線的語句,是作者在講述過去的故事時穿插的母親和“我”后來的評論,這種講述方式有哪些好處?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
(4)請結合文本一中祖母的形象,談談文本一是如何體現(xiàn)文本二所提倡的“大悲憫”的。組卷:14引用:1難度:0.5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1小題,9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據(jù)說,識別驗證碼長期在“互聯(lián)網(wǎng)最煩人發(fā)明”榜單上名列前茅。既然這樣,①
漸漸地,這項技術有了新的用處。2007年,驗證碼的發(fā)明者路易斯.安改進了字符驗證碼,將其用于紙質典籍數(shù)字化中。②
目前,谷歌將這項技術用在自動駕駛的圖像識別中,讓網(wǎng)民幫助AI識別生活中的各種物體;騰訊將這項技術用在醫(yī)學片子標注上,讓AI看片變得更加智能。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2)下列選項中,分號前后句子關系和文中畫線句不同的一項是
A.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B.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C.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
D.月有圓缺,人有離合;知足常樂,隨遇而安。組卷:9引用:6難度:0.7
四、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一段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材料一: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辛棄疾《鷓鴣天?送廓之秋試》
材料二:
1949年離開西柏坡進駐北京之際,毛澤東告誡全黨:“因為勝利,黨內(nèi)的驕傲情緒,以功臣自居的情緒,停頓起來不求進步的情緒,貪圖享樂不愿再過艱苦生活的情緒,可能生長?!毕胍獢[脫“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周期律”,就需要以“進京趕考”的心態(tài)保持頭腦清醒。
材料三:
過去一百年,中國共產(chǎn)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yōu)異的答卷?,F(xiàn)在,中國共產(chǎn)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材料四:
新的偉大征程上,無論風云如何變幻,無論挑戰(zhàn)如何嚴峻,我們都要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堅守初心使命,常懷遠慮、居安思危,永葆“趕考”的清醒和堅定。
——習近平“二十大報告”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都是答卷人?!摆s考精神”對于我們來說,也有同樣深遠的意義。作為一名正在沖刺高考的高三學生,你對此有何認識?請結合上述材料的內(nèi)涵和自己的學習生活體驗,寫一篇文章。組卷:3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