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湖南省長沙市德成學校高二(上)期中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10/24 1:0:4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1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與疫病的抗爭貫穿著人類文明進程。黑死病、霍亂、瘧疾、流感、登革熱、非典、埃博拉……在漫長而悲社的纏斗中,多少生靈慘遭涂炭,多少文明因此毀滅?!凹壹矣薪┦矗瑧魬粲刑柶А薄八驮岬溺娐晭缀鯖]有停止過哀鳴”……不同時空中,人類的悲傷與吶喊從未停息。學者卡爾?齊默在《病毒星球》一書中寫下這樣的感悟:我們生活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病毒史。
疫病,一次次重創(chuàng)人類,也磨礪了人類向死而生的韌勁。對抗疫魔,人類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
回顧中國抗擊疫情的實踐,“科學防治”貫穿始終。面對充滿未知數(shù)的新型冠狀病毒,面對布滿艱難險阻的戰(zhàn)“疫”,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是我們克難攻堅的重要一招。
從加強病毒溯源、傳播力、傳播機理等研究,到跟蹤病毒變異情況及時完善防控策略和措施;從多學科力量聯(lián)手進行藥品和疫苗研發(fā),到堅持分類施策、因地制宜;從“健康碼”“云辦公”等助力防疫,到落實分區(qū)分級精準復工復產……實踐證明,只有堅持科學防治,才能看清病毒的“樣子”、找到對癥的“方子”、走對防控的“路子”。
大疫出良藥,中醫(yī)顯身手。從應用“三藥三方”等有效方劑,到采取集中隔離、普遍服中藥等防疫做法,中醫(yī)藥為抗擊疫情作出重要貢獻,尤其是在有效防止患者從輕癥轉為重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方面作用更突出。德國病毒學家奇納特爾認為:“中醫(yī)藥在防止病毒吸附細胞、病毒復制等方面有明顯效果?!?br /> 抗疫,讓全社會經歷一次科學的洗禮。從傳統(tǒng)媒體到網絡空間,從社區(qū)橫幅到農村大喇叭,防控知識科普遍地開花、家喻戶曉,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不聚集等科學常識逐漸變成人們日常習慣。非常時期,鐘南山、李蘭娟、王辰、張伯禮等專家紛紛發(fā)出專業(yè)理性的聲音,及時解疑釋惑,撥開團團迷霧,向社會注入正能量。
愛斯坦曾說:“科學的不朽榮譽,在于它通過對人類心靈的作用,克服了人們在自己面前和在自然界面前的不安全感?!碑斚嗫茖W、依靠科學、使用科學蔚然成風,我們應對風浪侵襲就有了理性的“壓艙石”。
選自《在民族復興的歷史豐碑上》材料二:
抗疫,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對全黨全社會的一次大考。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告誡:“我們一定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br /> 疫情好比一面放大鏡,讓優(yōu)勢和長處更加凸顯,也讓我們把短板與不足看得更加清晰??挂叨窢帲┞冻鑫覈谥卮笠咔榉揽伢w制機制、公共衛(wèi)生體系等方面存在一些短板,反映出一些領導干部的治理能力和專業(yè)能力跟不上,折射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危害,警示我們養(yǎng)成文明健康的衛(wèi)生習慣是何其重要……
這場全方位大考,是對新時代中國的一次全面“體檢”。我們沒有被疫情擊倒,扛住了這次巨大沖擊,“中國體質”總體上是過硬的。但也應看到,經濟社會發(fā)展過程中,還有一些“亞健康”甚至“不健康”的問題存在。疫情警示我們,增強憂患意識,破除沉疴積弊,永遠都是進行時!
反思,是面對災難的應有態(tài)度;改變,是面對問題的最好回答。
——必須堅持“從最壞處著眼、向最好處努力”的底線思維。疫情之下,既有難以預料的“黑天鵝”,也有有可循的“灰犀牛”。最大的風險在于看不見風險,最大的問題在于無視問題。當前,國內外形勢復雜嚴峻,各方面的挑戰(zhàn)前所未有。必須時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謹慎、見葉知秋的敏銳,正視最壞處,解決最難處,做在最實處,努力爭取最好結果。
——必須下足“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的功夫,依靠改革解決問題、推動進步?!暗秱幵俸?,不如不拉口子?!贬槍@次疫情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既應痛定思痛,更應舉一反三,聚焦公共衛(wèi)生、防災備災、社會治理等重點領域,通過深化改革啃下“硬骨頭”,鍛造應對風險挑戰(zhàn)的“鐵肩膀”。把災難當作“磨刀石”,把教訓當作“鋪路石”,方能筑就發(fā)展進步的堅實階梯。
——必須涵養(yǎng)“出實招、干實事、求實效”的務實作風,把各項工作抓細抓實。疫情防控涉及方方面面,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容有失,每一項任務都必須落實,充分證明“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推進各項事業(yè)發(fā)展,同樣需要始終保持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舍得下“繡花”功夫,不馳于空想,不鶩于虛聲,踏踏實實干好工作,認認真真抓好落實。
——必須增強“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情。2020年即將過半,實現(xiàn)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zhàn)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時間緊、難度大、責任重。做好疫情“加試題”,答好發(fā)展“必答題”,唯有繃緊孩、加把勁、同心干,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才能交出無愧于黨和人民的新答卷。
——選自《在民族復興的歷史豐碑上》(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與疫病的抗爭貫穿著人類文明進程,我們生活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人類文明的興衰史,也是一部漫長而悲壯的病毒史。
B.從疫情防控的實踐來看,只要堅持科學防治,就能看清病毒的“樣子”、找到對癥的“方子”、走對防控的“路子”。
C.疫情像一面放大鏡,讓優(yōu)勢和長處更加凸顯,也暴露出我國在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公共衛(wèi)生體系等方面存在一些短板。
D.當前,國內外形勢復雜嚴峻,各方面的挑戰(zhàn)前所未有,我們必須洞察潛在的危機和不尋常事件,把防疫工作做在實處。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抗擊疫情的實踐證明,面對布滿艱難險阻的戰(zhàn)“疫”,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是我們克難攻堅的唯一路子。
B.中醫(yī)藥在有效防止患者從輕癥轉為重癥,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方面作用突出。因此,應該從中醫(yī)藥方面尋求研制抗疫藥劑的突破。
C.材料一最后舉愛因斯坦的例子,意在說明相信科學、依靠科學、使用科學,是我們應對嚴峻的病毒侵襲形勢的“壓艙石”。
D.面對這場疫情大考,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交出了一份優(yōu)異的答卷,但我們在增強民族自信的同時,更應該增強反思和憂患意識。
(3)結合材料內容,下列選項中最能支持“刀傷藥再好,不如不拉口子”這一觀點的一項是
A疫情后,各地政府依據(jù)本地區(qū)特點,制定了應對疫情的措施,以防疫情再次發(fā)生。
B.某地在公共衛(wèi)生管理方面能夠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出臺相關政策予以解決。
C.今年夏天,北方某地因防洪防災方案不全面,后突降大暴雨造成當?shù)厥転膰乐亍?br />D.某地黑惡勢力嚴重,當?shù)卣厝鰮羧〉昧酥卮蟪晒?br />(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述思路。
(5)“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告誡:‘我們一定要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依據(jù)文本,概括我們有哪些經驗和教訓。組卷:12引用:4難度:0.5
(二)文學類閱讀-單文本(16分)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孤 狼【注】
屠格涅夫 傍晚我打完獵,獨自駕著一輛馬車回去。距家還有七八俄里路,①狂風猛地在上空怒號起來,隨之電光一閃,雷聲響開了,下起了傾盆大雨,四下黑得什么也看不見。我躲到一個樹叢下,耐著性子等待雨停。突然,在電光中瞥見大路上有一個高高的人影。
“什么人?”一個響亮的聲音問。
“你是什么人呀?”
“我是這里的護林人?!?br /> 我報了自己的姓名。
“哦,我知道的!您是回家去的吧?”
“是回家。可你瞧,多大的雷雨呀……”
一道白晃晃的電光把這個護林人從頭到腳照得通亮,緊接著響起急促而爆裂的雷聲。②雨下得倍加起勁了。
“怎么辦呢?”
“要不,我?guī)轿壹胰グ?。”他說。
馬車起動了。我們走了一大陣子,我的帶路人終于停下腳步。“我們到家了,老爺。”他語調平和地說道,“嘎”地一聲推開了籬笆門。
③護林人住的只有一間屋子,熏得黑黑的,很低矮,屋里空蕩蕩的。我瞅了瞅他。我很少看到這樣帥氣的漢子:他身材魁梧,寬肩膀,體形健美,從那淋濕的麻布襯衫里突露出結實的肌肉。
我向他道了謝,并問了他的名字。
“我叫福馬,”他回答說,“外號叫孤狼?!?br /> “你就是孤狼呀?”
我好奇地打量著他。我常常聽到其他人談論孤狼的事,附近的莊稼人都像怕火似的怕他。
“原來你就是孤狼呀,”我重復了一句,“伙計,人家說你是什么人都不放過的?!?br /> “我是盡自己的職責,”他陰郁地回答說,“總不能白吃主人家的飯呀?!?br /> “怎么,你沒有內當家的嗎?”我問他。
“跟一個過路的城里人私奔了?!彼麕е嘈φf。
他走出去,“砰”一聲帶上門。我再次打量了四周,我感到這屋里比原先更顯凄涼了。
護林人進來了,坐在板凳上。“雷雨快過去了,”沉默了一會兒之后,他說,“要是您想回去,我送您出林子。”
我站起身來。孤狼取過槍,我們一起走出來。雨已經停了。他突然說:“瞧,就趁這樣的夜晚來偷?!笨沙藰淙~的喧嘩聲外,我什么也聽不出來。
我們下到山溝里,斧子均勻的響聲清晰地傳入了我的耳朵。
④這時候天空越來越明凈了,林子里也有點亮了。我們終于走出了山溝。他彎下腰,舉起槍,消失在叢林中。透過喧鬧不已的風聲,我隱約聽到從不遠處傳來的輕微聲響?!巴膬号埽空咀?!”驟然響起孤狼鋼鐵一般的喊聲,還響起兔子般的哀叫聲……
我朝那吵鬧的方向奔去。我看到的是一個莊稼人:他渾身都濕透了,衣服破破爛爛的,長長的大胡子亂蓬蓬的。那里站著一匹瘦弱的馬,馬的旁邊還停有一輛貨車。
“放了他吧,”我對著孤狼的耳朵輕聲地說,“這棵樹我來賠。”
孤狼不聲不響地用左手抓住馬鬃,用右手抓住偷樹賊的腰帶。我們便往回走,好不容易才回到那座小屋。
“我本來想把他關到貯藏室里去,”他指了指莊稼人繼續(xù)說,“可是那門閂……”
“讓他待在這兒吧,別折騰他了?!蔽掖驍喙吕堑脑捳f。
我在心里發(fā)誓,無論怎么得想法子放走這個可憐的人。在燈光下我可以看清他那干枯的皺巴巴的臉,倒掛的黃眉毛,惶惶不安的眼睛,瘦骨嶙峋的肢體……
“福馬,”莊稼人猝然用低沉而衰弱的聲音說,“哎,福馬。”
“你要干什么?”
“放了我吧……是餓得沒法呀……放我走吧?!?br /> “我可知道你們這種人,”護林人沉著臉說,“你們整個村子就是賊窩?!?br /> “放了我吧,”他又沮喪又絕望地一再哀求,“實在是餓得沒法……孩子們哭著要吃的,真的沒法子?!?br /> “我說了,不行。我也是做不了主的,東家會追究我的?!?br /> 這個可憐的人垂下了頭……孤狼打了一個呵欠,把頭靠在桌子上。雨仍然下個不停。
莊稼人猛然挺起身子,他那雙眼睛冒出怒火,臉都漲紅了?!澳悄憔统粤宋野桑憔推牢野??!彼f。
護林人轉過身去。
“你這家伙……我要治治你!”
“我有什么好怕的?餓死,打死,反正是死。……可你呢,等著吧,會有受報應的時候?!?br /> “閉嘴!”護林人大喊一聲,跨前兩步。
“我偏不閉嘴,”這個不幸的人繼續(xù)說,“你這兇手,野獸……你作威作福長久不了,等著吧?!?br /> 孤狼抓住他的肩膀,我撲過去救助那莊稼人。
然而令我極為驚詫的是,孤狼一下子把綁著莊稼人胳膊肘的腰帶扯掉了,打開門,把他推了出去。
“帶著你的馬滾吧!”他朝莊稼人的背后喊道。
院子里響起那莊稼人的馬車轱轆的響聲。
“聽,他走了!”他咕噥說,“下回我就不饒他!”
(有刪改)【注】本篇小說節(jié)選自《獵人筆記》?!东C人筆記》是19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問世的。這時正是俄國解放運動從貴族革命向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過渡的時期,是俄國社會生活處在大轉變的歷史時期。屠格涅夫正是在俄國解放運動的深刻影響下創(chuàng)作了它。
(1)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以“孤狼”為標題,交代了小說的主要人物,全文圍繞著“我”這一次要人物來展開情節(jié)。
B.作者并未直接描寫“我”的外貌特征,而是運用了語言、動作和心理等描寫,使“我”的形象在讀者的心中慢慢地清晰起來了。
C.小說中莊稼人是社會底層弱勢群體中的勞動者,“我”卻想著辦法要去解救他,體現(xiàn)了“我”對生活在底層人民的悲憫情懷。
D.孤狼稱呼“我”為“老爺”,折射出“我”是一個有身份地位的人,(他)最后把莊稼人放走,孤狼也是因懼怕“我”,其實他內心是很不情愿的。
(2)下列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句子①屬于自然環(huán)境描寫,渲染了黑暗的氛圍,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為下文做鋪墊。
B.句子②中描寫“雨下得倍加起勁了”,繼續(xù)推動故事情節(jié)向前發(fā)展,也烘托了緊張的氣氛。
C.句子③關于護林人屋子幽黑、低矮、空蕩的描寫,折射出孤狼在農奴制度壓迫下,內心的黑暗與空蕩。
D.句子④寫天空越來越明凈,林子也有點亮的情景,與前文“黑得什么也看不見”,形成了鮮明對照。
(3)文章結尾說:“下回我就不饒他!”這句話體現(xiàn)出孤狼怎樣的心理?
(4)假設班級開展讀書分享會,請你從小說主旨的角度來賞析屠格涅夫的《孤狼》,與同學們分享。組卷:11引用:7難度:0.7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11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自古至今,地震都是破壞性極強的地質災害。隨著技術的進步,古人也摸索出了一些抗震的辦法,其中體現(xiàn)在古代建筑上的就是“斗拱”結構。
中國的古建筑通常是用木質的柱子支撐屋頂,但“斗拱”結構是在柱子和橫梁的連接處的一種神奇構造。一塊像盛米的斗,一塊像挽起的弓,斗上置拱,①____,斗上又置拱……斗與拱相互交接,巧妙組合,結構雖千篇一律,②____。清代《工程做法則例》列舉的斗拱造型就有三十多種。
古時候的“斗拱”通常起著承托梁架和出挑屋檐的作用。斗和拱的組合可以擴大立柱支撐屋頂?shù)拿娣e,就像用拳頭支一塊木板容易倒,但③____,木板就更平穩(wěn)。作為抗震的重要“戰(zhàn)士”,當?shù)卣饋砼R時,柱子的晃動幅度相對較大,“斗拱”能抵在剛性大屋面和下方晃動的柱子之間形成一個拉扯力量,一些細小構件之間相互擠壓、錯動,①可耗散大量地震能量,②并能夠延長建筑的晃動周期,③實現(xiàn)隔震效果,④保持房屋結構穩(wěn)定。⑤當?shù)卣疬^后,這些細小的構件自然復原。⑥因此,“斗拱”也被稱為古代的“減震器”稱號。
(1)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2)文中畫波浪線處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組卷:5引用:4難度:0.7
四、材料作文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西西弗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人物。他因觸犯眾神而被懲罰推一塊巨石上山頂。由于巨石太重,每每未至山頂,巨石就滾下來,導致前功盡棄。于是他只能永無止盡地重復做推石的事情。對此,有人認為西西弗斯的做法不值得提倡,因為他在做“無用功”。也有人認為,這種行為并非無用。
《莊子》中有一個故事,惠子收獲了一個“五石之瓠”,但是覺得它大而無用就砸破了它。但是莊子卻認為這樣的大瓠可以結綴以繩,用來做船“浮乎江湖”。
對此,你有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
要求:文題自擬,立意自定,不得抄襲,文體不限,不少于800字。組卷:7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