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部分學校高一(下)第四次聯考語文試卷
發(fā)布:2024/4/20 14:35:0
一、現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在遼闊的中國大地上,保留著各式各樣的傳統(tǒng)建筑。這些傳統(tǒng)建筑歷史悠久、技術高超,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它們不僅是中國古代文化遺產中的瑰寶,也構成中華民族世代安居樂業(yè)的物質環(huán)境;中國傳統(tǒng)建筑以其形式之美、技藝之美、意蘊之美,為我們的生活賦予了濃重的藝術色彩。
中國傳統(tǒng)建筑十分注重形式之美。中國傳統(tǒng)建筑大多具有優(yōu)美柔和的輪廓和豐富多彩的形式。中國傳統(tǒng)建筑單體一般由臺基、屋身、屋頂三部分組成。常見的平面形狀有方形、長方形、圓形、六角形、八角形、三角形、不規(guī)則形等。屋頂的形式更加多樣,有平頂、坡頂、尖頂、圓拱頂等,還可以結合平面形狀把幾種樣式組合成更加復雜曲折、變化多端的屋頂形式。古人還非常注重建筑與環(huán)境的關系,將建筑的形體和周圍的地形地貌、山水植被等進行整體的組織安排,巧妙處理每一處組群建筑的體量、尺度、造型、肌理及光影色彩,使其產生大小高低、主從虛實、遠近疏密、動靜陰陽等空間變化,從而給人以完美的視覺體驗和心理感受。
透過傳統(tǒng)建筑豐富多彩的形式,我們還可以發(fā)現其中的傳統(tǒng)技藝之美?!吨芏Y?考工記》認為“知者創(chuàng)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謂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千百年來,經過一代代工匠的辛勤勞動和智慧積累,逐漸形成了中國特有的建筑營造技藝。
中國傳統(tǒng)建筑主要以木結構為承重結構,木結構采用柱、梁、檁、枋構成的木構架做支撐,承載屋頂、樓面的重量以及風力和地震力,墻壁只起圍蔽、隔斷和穩(wěn)定柱子的作用,因此,建筑的墻和門窗可以自由設置。而且木構架采用榫卯連接,加上木材本身的柔性,使木構架在抗震性能上表現突出。古人還創(chuàng)造了“斗拱”這一獨特的結構部件和“材分”的模數單位,各種木構件可以定型化加工和組裝,從而簡化了單體建筑的設計和施工過程,使中國傳統(tǒng)建筑體系很早就邁進了標準化、模數化和預制裝配化的階段。
此外,中國傳統(tǒng)建筑更兼有無形層面的觀念意蘊。它體現的是中國人的宇宙觀、自然觀和以“和”為美的審美理想。
古人通過仰觀俯察而取象天地,用陰陽五行等學說解釋宇宙的基本法則和相互作用,通過模擬宇宙(天)的秩序,使之與建筑、城市所體現的人間秩序相對應并求得永恒。古人又講求“不違農時”“參天地、贊化育”,通過順應四時的變化、尊重自然的規(guī)律而與外部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和諧相處。如陵寢建筑因山就勢,極為重視與周圍自然環(huán)境的協(xié)調關系;園林建筑講究“雖由人作,宛自天開”,追求詩情畫意的境界和“步移景異”的景觀變化。
早在理性思維日漸成熟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產生了以“和”為美的思想,其本質在于多樣性的對立統(tǒng)一,在于各對立因素的相互聯系、滲透與協(xié)調;因此包括建筑藝術在內的中國藝術,高度重視藝術形象的結構、韻律、運動等,在事物多樣性的對立統(tǒng)一中,追求結構上井然有序而又富于變化。
(摘編自劉彤彤《中國傳統(tǒng)建筑之美》)(1)下列關于“傳統(tǒng)建筑”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傳統(tǒng)建筑為我們提供了物質環(huán)境,而且因其藝術感,成為古代文化遺產中的瑰寶。
B.傳統(tǒng)建筑重視形式之美,形式豐富多彩,屋頂由多種樣式組合而成,變化多端。
C.傳統(tǒng)建筑多以木結構做支撐,其榫卯連接的技藝和木材的柔性決定了建筑的抗震性能。
D.傳統(tǒng)建筑蘊含以“和”為美的思想,在結構上,講求井然有序而又富于變化。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開篇總括中國傳統(tǒng)建筑具有的特點,隨后對其“三美”分別進行詳細的論述。
B.文章引用《周禮?考工記》,說明工匠們創(chuàng)造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技藝之美。
C.文章提到傳統(tǒng)建筑與周圍環(huán)境的關系,都是為了論證古代建筑富有意蘊之美。
D.文章以專業(yè)術語介紹傳統(tǒng)建筑的形式美和技藝美,體現出科學性和嚴密性。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廊前屋檐下灑落一縷陽光,書房窗前可看到竹影搖曳,這體現了建筑與環(huán)境的完美結合。
B.古代建筑中墻壁不是承重結構,可以自由設置,與現代建筑中承重墻不得損壞不同。
C.結構部件“斗拱”和模數單位“材分”的問世,促進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體系發(fā)展進入新階段。
D.中國傳統(tǒng)建筑體現出一種宇宙觀,古人將宇宙秩序融入建筑和城市之中,從而參悟天地。組卷:0引用:3難度:0.5 -
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對于青少年而言,網絡的確是一把雙刃劍。有的青少年因為不夠自律、信息素養(yǎng)不足,很容易沉迷網游,荒廢了寶貴的光陰。也有的青少年將網絡作為學習工具,充分利用網上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如跟隨名家上在線古詩詞課程,積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知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造成不同結果的原因和信息素養(yǎng)的高低有直接關系。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fā)展,我國青少年已經身處泛在網絡環(huán)境之中。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fā)布的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手機是當前未成年人的首要上網設備,未成年人群體中擁有手機的比例已達65.0%。如此背景下,很顯然堵不如疏,禁止不如賦權。引導青少年正確看待、使用網絡,具備應有的信息素養(yǎng),更有現實意義。
(摘編自楊媛媛《善用網絡媒介助力青少年成長成才》,《中國教育報》2022年3月16日)材料二:
根據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guī)模達4.33億,占全體網民的50.7%。而《2019年中國網絡視聽發(fā)展研究報告》也顯示,截至2018年年末,我國短視頻用戶規(guī)模達6.48億,短視頻已經成為我國網民最喜愛的視頻內容形態(tài)。的確,過去我國三四線城市和廣大縣級市的中青年群體的文化娛樂消費需求,始終沒有得到有效滿足。通過直播、短視頻等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興媒介形態(tài),這一群體的文化娛樂消費熱情在短短幾年內得到了井噴式的釋放。
尤其是在疫情下,移動互聯網的媒介迭代效應愈加顯著。廣播電視、報刊等傳統(tǒng)媒介形態(tài),盡管水準依然相對穩(wěn)定,但也暴露出傳播范圍、覆蓋面和影響力有限的突出問題。直播、短視頻,這些媒介迭代周期下的新興文化現象,提供了一個更為大眾、通俗的視角,更接地氣兒,更貼近日常生活,更有真實的代入感。在疫情期間,直播、短視頻同樣很好地起到了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效果。
緊貼受眾需求、積極求新求變,是當前這一輪以移動互聯網為標識的媒介迭代周期的基本特點。近年來,網信辦、文旅部等國家有關部門,圍繞直播、短視頻行業(yè)不斷建標準、推聯動,加大全行業(yè)的自律力度,進一步明確相關互聯網企業(yè)的社會責任、社會義務。然而,在加強監(jiān)管的同時,也應該保持開放、包容的態(tài)度,通過強化算法推薦的價值觀引領,進一步發(fā)揮直播、短視頻的主流價值效能,切實有效地引領科技向善。
(摘編自孫佳山《主流社會期待新興媒介大作為》,“人民網”2020年3月2日)材料三:
網絡信息多樣、開放、共享,卻一味迎合受眾的閱讀偏好,計算方法簡單,定向推送粗暴,讓讀者尤其是鑒別力、自控力不強的青少年越“好”越“偏”。據專家介紹,用戶愛看什么,就把什么送足喂飽,讓人停留在舒適圈,看似瀏覽了很多信息,實則信息非常單一,無法拓展知識面,這在傳播學上被稱為“信息繭房”。如此,孩子深陷其中就很難豐富知識結構,尤其一些平臺的定向推送存在“泛娛樂化信息多,低俗內容多,未經核實內容多”的“三多”現象,更有可能給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帶來不良影響。
(摘編自楊玉龍《別讓青少年受困于“信息繭房”》,《中國青年報》2020年10月21日)(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報告顯示,65%的未成年人將手機作為首要上網設備,由此可見一味禁止并不能有效防止青少年沉迷網絡。
B.以直播、短視頻為代表的新興媒介形態(tài)緊貼受眾需求、積極求新求變,使各地區(qū)人們的文化娛樂消費需求得到猛烈釋放。
C.對于新興媒介,相關部門要加強管理,明確互聯網企業(yè)的責任與義務,也要給予包容空間,以促進其發(fā)展。
D.一些平臺通過簡單計算定向向用戶推送信息,雖然信息單一,但也促進了青少年對某一領域的深入了解。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網絡提供游戲,也提供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而青少年的信息素養(yǎng)會影響他們的選擇,因此引導青少年健康上網十分必要。
B.疫情下,傳統(tǒng)媒介形態(tài)的短板被暴露,新興媒介形態(tài)憑借更接地氣、代入感強等優(yōu)勢取代了傳統(tǒng)媒介,深受人們喜愛。
C.數據顯示,我國網絡直播用戶和短視頻用戶規(guī)模龐大,這表明直播和短視頻等新興媒介形態(tài)在我國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
D.用戶被困于“信息繭房”,雖然有一些平臺一味迎合讀者偏好的因素,但是也與讀者自身缺乏鑒別力、控制力有關。
(3)三則材料報道的側重點有何不同?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組卷:1引用:3難度:0.6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1小題,15分)
-
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旗手①
都德 這個團的士兵正在鐵路的斜坡上戰(zhàn)斗,集結在對面樹林下的整個普魯士軍隊向他們傾瀉著所有的火力。軍官們叫著:“臥倒!……”但沒有人服從命令,驕傲的士兵們挺立著,聚集在軍旗周圍。夕陽照著抽穗的麥子和青青的牧草,在一望無際的地平線上,這群飽受戰(zhàn)火折磨的士兵被硝煙籠罩著,猶如曠野上的羊群,突然遭到了特大暴風雨的襲擊。
軍旗豎立在戰(zhàn)士們的頭頂上方,迎著槍林彈雨高高飄揚,有時它會在硝煙中倒下。這時,一個低沉而高傲的聲音就會響起,它蓋過了所有的槍炮聲、嘶啞的喘息聲和傷員的詛咒聲:
“保護軍旗,孩子們,保護軍旗!……
話音剛落,一名軍官就會一躍而起,在紅色的煙霧中,他模糊得就像一個影子。就這樣,英雄的標志重獲新生,繼續(xù)高高地飄揚在戰(zhàn)場之上。
它已經倒下了二十二次,旗桿帶著士兵身體的余溫,從垂死的雙手滑落!……然而,它又被重新抓住、舉起了二十二次。當太陽落山、幸存的士兵——全團人馬就剩下幾個人了——開始且戰(zhàn)且退時,奧爾奴中士手中的軍旗已經成了一塊被樓的破布。奧爾奴中士是今天的第二十三名旗手。
這個奧爾奴中士服了二十年的微才得到一個士官的軍銜。戰(zhàn)斗結束后的當天晚上,上校對他說:“你得到軍旗了,勇敢的人!好好保管它?!庇谑牵芾韱T立刻在他那件飽受風雨和戰(zhàn)火的破舊的軍大衣上,鑲上了上刷的金色滾條。
這是他謙卑的一生中唯一的驕傲。這個可憐的人一直習慣躬著背走路,兩眼只看著地面;從此,他的臉上充滿了驕傲,他總是抬起眼睛,注視這面襤褸的軍旗在風中飄揚,他筆直地高舉著它,舉過了死亡,舉過了背叛,舉過了潰逃。
你從來沒見過像戰(zhàn)場上的奧爾奴那么幸福的人。他的全部生命、全部力量,都集中在他的手指上和眼睛里:他的手指緊握著這面美麗的金色破旗;他的眼睛則挑戰(zhàn)地直視著普魯士人,仿佛在說:“你們倒是試試看,來把它從我手里奪走呀!……”
沒有人來試。在經過了多次戰(zhàn)斗之后,軍旗已經是千瘡百孔、傷痕累累,但盡管如此,它仍然在轉戰(zhàn)南北;而握著這軍旗的,一直是這位奧爾奴。
接下來是九月份,部隊撤進了梅斯,城市被普軍包圍。在這漫長的等待中,大炮在泥漿里生銹,無論是長官還是士兵,所有人都悲觀絕望,只有奧爾奴一個人依然滿懷信心。他那面破爛的三色旗代替了一切,只要他感覺到它的存在,就相信什么都沒有失去。不幸的是,因為沒有了戰(zhàn)斗,上校把軍旗保存在梅斯郊區(qū)他自己的家里了。正直的奧爾奴猶如一個有著嗷嗷待哺的孩子的母親,總是對軍旗牽腸掛肚。
一天早晨,奧爾奴醒來時,看到整個軍營都沸沸揚揚的;士兵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情緒高昂,他們叫道:“把他抓起來!……槍斃他!……”軍官們則對士兵聽之任之……這的確是一個奇恥大辱。有人剛剛向十五萬裝備精良、身強力壯的士兵們宣讀了元帥的命令,要他們一槍不發(fā)地向敵人投降。
“那軍旗呢?”奧爾奴臉色蒼白地問。
軍旗和剩下的槍支、輜重以及所有東西一起,繳給普魯士人……
“天……天……殺的!”可憐的人結結巴巴地說?!八麄儎e想拿走我的軍旗……”說著他就向城里跑去。
“奪走我的軍旗!……這可能嗎?……那面軍旗是我的……它是我的榮譽。我不準別人碰它。”
所有這些片言只語都因為奔跑和結巴而變得支離破碎;但是,這老家伏的內心深處卻打定了主意!這主意既明確又堅決:取回軍旗,把它帶回部隊,和所有愿意跟隨它的士兵一起,打敗普魯士人。
當他來到上校家時,門衛(wèi)連門都不讓他進。他推搡著值勤的士兵:“我的軍……我要我的軍……”
最后,終于有一扇窗戶打開了:
“所有的軍旗都在軍械庫……你只要去那里就行了……”
奧爾奴像喝醉了酒似的踉踉蹌蹌。他繼續(xù)上路,腦子里只有一個念頭,就是軍旗在軍械庫里,必須不惜一切代價把它取回來。
軍械庫的大門全都敞開著,所有的旗手都在那里,大家都神情悲哀,一言不發(fā),這場面無異于一場葬禮。
所有軍旗都堆在一個角落里,混亂地放在滿是泥漿的石板路上。這些色澤鮮艷、襤褸不堪的絲質軍旗,這些做工精致的旗桿碎片,所有這些榮譽的象征都被扔在地上,濺滿了雨水和污泥,沒有什么比這更令人悲哀的了。
軍旗就在這兒,在他面前。這正是他的那面,是所有旗幟中最漂亮、最殘缺不全的一面……看到它,他覺得自己還在那座斜坡上面。?。∧且惶?,他曾發(fā)誓要捍衛(wèi)它,要留住它,直到獻出生命??涩F在……
想到這里,他渾身的血液都涌上了腦袋,發(fā)狂地沖向普魯士軍官,奪過心愛的軍旗,緊緊地攥在手中;然后,他試圖再次把它舉起來,舉得又高又直,一邊喊著:“保護軍…”可是,他的話哽在了喉嚨里。他感到旗桿在抖動,在他手中慢慢滑落。疲乏和死亡的氣氛沉重地籠軍在這個投降城市的上空,在這樣的氣氛下,軍旗再也飄揚不起來了;任何有自豪感的生命都不能存在……奧爾奴中彈倒地了。
(有刪改)【注】1870年法國和普魯士爆發(fā)戰(zhàn)爭。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開頭的場景描寫,交代了時代背景,營造出緊張的戰(zhàn)爭氛圍,把戰(zhàn)士比作羊群,寫出了戰(zhàn)爭的殘酷性。
B.軍旗“倒下了二十二次”,又被“舉起了二十二次”,數字的反復使用寫出士兵們的不懼犧牲,奮力戰(zhàn)斗。
C.“你從來沒見過……”,作者采用第二人稱,拉近了作品與讀者的距離,更表現出作者對奧爾奴的敬佩。
D.上校叮囑奧爾奴好好守護軍旗,卻在投降時交出了軍旗,鮮明的反差,表現了作者對軍官無能的諷刺。
(2)小說是如何塑造奧爾奴的形象的?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3)“軍旗”在小說中有什么作用?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組卷:6引用:3難度:0.6
(二)語言文字運用lⅡ(本題共1小題,11分)
-
8.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喝咖啡為什么有提神醒腦的作用?首先,人體困倦和腺苷有關,腺苷是一種抑制性神經傳導物,會促進睡眠。當咱們的體能、精力耗得差不多了,腺苷就會和腺苷受體結合,腎上腺素等一些激素會減緩分泌,大腦活躍度下降,①
其次,咖啡因的結構和腺苷很像,這時候如果喝過咖啡,咖啡因就會渾水摸魚,悄悄跟腺苷受體牽上手。之后它會占據腺苷的位置,阻斷腺苷和腺苷受體的結合。這樣一來,人體就依舊可以處于活躍狀態(tài)。②
③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2)文中畫波浪線處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組卷:1引用:3難度:0.6
四、寫作(60分)
-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感動中國”被國人看作是一年一度的精神盛宴。今年播出的《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又一次滋潤了我們的眼睛,凈化了我們的心靈。這些楷模有心系家國、致力鉆研的科學家,有身殘志堅、篤行不怠的幸福追求者,有不斷超越、為國爭光的運動員,有矢志報國、致力國家安全的設計師,有雙耳失聰、自強不息的青春榜樣,有堅守夢想、開辟高原醫(yī)學神奇天路的老院……他們用他們的平凡和不平凡讓我們再一次感悟到中國人精神世界的高度,成為我們心目中最可敬可愛的人。
請結合材料內容,面向本校(統(tǒng)稱“復興中學”)同學以“致敬最可愛的人”為題目寫一篇演講稿,體現你的認識與思考,并提出希望與建議。
要求:結合材料,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組卷:4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