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O為原點,B,C兩點坐標分別為(3,-1)(2,1).
(1)以O(shè)為位似中心在y軸左側(cè)將△OBC放大兩倍,并畫出圖形;
(2)分別寫出B,C兩點的對應點B′,C′的坐標;
(3)已知M(x,y)為△OBC內(nèi)部一點,寫出M的對應點M′的坐標.
【考點】作圖-位似變換.
【答案】(1)作圖見解析部分.
(2)B′(-6,2),C′(-4,-2).
(3)M′(-2x,-2y)或(2x,2y).
(2)B′(-6,2),C′(-4,-2).
(3)M′(-2x,-2y)或(2x,2y).
【解答】
【點評】
聲明:本試題解析著作權(quán)屬菁優(yōu)網(wǎng)所有,未經(jīng)書面同意,不得復制發(fā)布。
發(fā)布:2024/4/20 14:35:0組卷:473引用:9難度:0.5
相似題
-
1.已知五邊形ABCDE如圖,以點O為位似中心,將五邊形ABCDE作位似變換,使原圖形與它的像的位似比為2:1.
(1)根據(jù)要求作出它的像(不要求寫作法,保留作圖痕跡);
(2)若五邊形ABCDE的面積為20,求它的像的面積S.發(fā)布:2025/5/29 4:30:1組卷:92引用:2難度:0.1 -
2.在如圖的△ABC外部選擇合適的位似中心O,把△ABC三邊縮小為原來的一半.
發(fā)布:2025/5/27 6:30:1組卷:54引用:1難度:0.7 -
3.如圖,方格紙中的每個小正方格都是邊長為1的正方形,我們把以格點間連接為邊的三角形稱為“格點三角形”,圖中的△ABC就是格點三角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后,O是坐標原點,B、C兩點的坐標分別為(3,-1)、(2,1).
(1)以O(shè)點為位似中心在y軸的左側(cè)將△OBC放大兩倍(即新圖與原圖的相似比為2),在該坐標系中畫出圖形;
(2)分別寫出B、C兩點的對應點B′、C′的坐標;
(3)如果△OBC內(nèi)部一點M的坐標為(x,y),寫出M的對應點M′的坐標.發(fā)布:2025/5/26 10:0:1組卷:113引用:3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