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章節(jié)挑題
請展開查看知識點列表
>
更多>>
![]() |
開學模擬
溫故知新
夯實基礎
穩(wěn)步提升
瀏覽次數(shù):229
更新:2025年07月11日
|
![]() |
夯實根基
短時高效
考點聚焦
瀏覽次數(shù):667
更新:2025年07月01日
|
1241.根據(jù)語境把詩句補充完整。
春天悄悄地來了,鴨子在小河里快樂地戲水,真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發(fā)布:2025/1/12 21:0:1組卷:43引用:2難度:0.71242.閱讀下列三則材料,然后回答問題。
天壇 材料一:天壇之美
①歷史悠久的北京城從元朝開始一直是中國的都城。歷朝歷代的帝王在城中建造各式各樣的祭拜場所,其中最著名的要數(shù)天壇了。
②天壇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位于北京市永定門內(nèi)大街東側(cè),是明、清兩代帝王祭天、祈谷的場所。它是中國現(xiàn)存古代規(guī)模最大、倫理等級最高的祭祀性建筑群。1998 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確認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天壇以凝練的藝術形式表現(xiàn)了博大的精神內(nèi)涵,將意境之美融于建筑之中。
③天壇的主要建筑祈年殿、皇穹宇、圜(yuán)丘建造在南北中軸線上。自南端向北,建筑高度連續(xù)性逐漸上升。圜丘高5.17米,皇穹宇高19.5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比象征帝王的故宮太和殿還高出3米,成為中軸線的高峰。這出人意料的“高”象征著“天”的至高無上,可見古人對“天”的無比崇敬。
④古人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因此,天壇分為內(nèi)外兩壇,壇墻南方北圓,象征天圓地方。圜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圓形建筑,每一個建筑又形成很多的同心圓,一直擴展到與天空相融。這“圓”的設計,更是一種祥和的象征。
⑤《黃帝內(nèi)經(jīng)》中說:“清陽為天,濁陰為地?!碧靿羌捞熘?,建筑采用了深藍色的琉璃瓦,園內(nèi)大面積種植四季常青的柏樹——整體色調(diào)可謂是“青”色。墨綠的樹、深藍的琉璃和淺藍的天空形成了色彩上深淺的對比。你知道這“青”色又象征著什么嗎?
⑥天壇和故宮相比,兩者之美截然不同。故宮建筑群龐大,以氣勢取勝;而天壇建筑群少而精,以寧靜著稱。故宮的空間造型是方的,而天壇的空間造型是圓的。故宮的顏色以紅為重,而天壇以青為主。故宮以封閉式的一道道門,一面面墻為特點,而天壇以開放式的一個個圓為特點。
⑦天壇不僅是中國古建筑中的明珠,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瑰寶。
材料二:天壇回音壁
回音壁是皇穹宇的圍墻。墻高3.72米,厚0.9米,直徑61.5米,周長193.2米。墻壁是用磨磚對縫砌成的,墻頭覆著藍色琉璃瓦。圍墻的弧度十分規(guī)則,墻面極其光滑整齊,對聲波的反射是十分規(guī)則的。只要兩個人分別站在東、西配殿后,貼墻而立,一個人靠墻向北說話,聲波就會沿著墻壁連續(xù)反射前進,傳到另一端。無論說話聲音多小,也可以使對方聽得清清楚楚,而且聲音悠長,堪稱奇趣,給人造成一種“天人感應”的神秘氣氛,所以稱之為“回音壁”。
回音壁有回音效果的原因是皇穹宇圍墻的建造暗合了聲學的傳音原理。圍墻由磨磚對縫砌成,光滑平整,圓周曲率精確,有利于聲波的規(guī)則反射。加之圍墻上端覆蓋著琉璃瓦使聲波不至于減弱,從而形成了回音壁的回音效果。
材料三:
(1)閱讀任務一:為家人設計一張?zhí)靿瘏⒂^路線圖。
①為了完成這個任務,應該重點關注哪一則材料?
A.材料一
B.材料二
C.材料三
②龍一鳴一家計劃由東門進,由南門出,主要參觀景點包括祈年殿、圜丘壇、回音壁、皇穹宇。請你設計一張合理的路線圖。
東門→
(2)閱讀任務二:向爺爺介紹回音壁的科學原理。
①龍一鳴的爺爺覺得回音壁很神奇,龍一鳴會運用哪則材料的內(nèi)容講給爺爺聽?
A.材料一
B.材料二
C.材料三
②請把介紹回音壁科學原理的句子畫上“ ”。
(3)閱讀任務三:結(jié)合材料一,品味天壇之美。
①下列說法中正確的一項是
A.故宮的太和殿是明、清兩代北京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
B.天壇分為內(nèi)外兩壇,壇墻南北形狀不同。
C.天壇的琉璃瓦采用深藍色,是為了與淺藍的天空相融合。
②材料一第③段運用了
③本文的“意境之美”是指建筑中所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建筑的“高”,象征著“天”的至高無上;建筑形態(tài)的“圓”,象征著發(fā)布:2025/1/12 21:0:1組卷:102引用:3難度:0.31243.
一天,突然從天上傳來一陣叫聲:“到橄欖壩去吧,那里會讓你們過上幸福的日子!”
大家抬頭一看,原來是一只綠孔雀。綠孔雀說完,就展翅向遠處飛去。人們歡歡喜喜地跟著綠孔雀向前跑。
跑啊,跑啊,歷盡了艱難困苦,終于到了一個大壩子。但是,那里到處都是沼澤,成群的蚊子黑壓壓地飛來飛去,毒蛇纏在樹上吐著芯子。有的人看了,說:“綠孔雀不是騙大家嗎?”
但是一些堅強的人留下來了,決心用自己的雙手來建設橄欖壩。
一年年過去了,橄欖壩變了樣。一片片整齊的竹樓;竹樓周圍是數(shù)不清的竹叢和果樹,有芒果、木瓜、荔枝、椰子、柚子、芭蕉……一樹樹、一枝枝掛滿了累累果實;遠處是蔥郁的樹林、成群的牲畜、金黃的稻田……到處是欣欣向榮的景象。
綠孔雀沒有騙人。
后來這個寨子就起名叫綠孔雀寨。
(1)給短文加一個恰當?shù)念}目寫在文前的橫線上。
(2)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出一對反義詞,寫在橫線里。
(3)用橫線畫出描寫橄欖壩原來的樣子的句子。
(4)作者寫橄欖壩現(xiàn)在的樣子是按由
(5)你從這篇短文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發(fā)布:2025/1/12 21:0:1組卷:414引用:4難度:0.61244.課內(nèi)閱讀。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捏一柄鋼又,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1)這段話把
(2)作者依次寫了
(3)“捏”和“刺”這兩個詞語寫出了閏土怎樣的形象?
(4)“扭”和“逃”這兩個詞語表現(xiàn)了猹的什么特點?
(5)請你用一個成語來形容閏土和猹之間的較量。發(fā)布:2025/1/12 21:0:1組卷:15引用:3難度:0.81245.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英雄教師李芳 2018年6月11日,本是一個尋常的周一。
下午五點半,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qū)董家河鎮(zhèn)綠之風希望小學響起了放學鈴聲。李芳像往常一樣,帶著學生從三樓下樓到操場排隊,準備護送孩子們出校門。
綠之風希望小學大門往東50米有一個十字路口。雖然有紅綠燈,但是為了保證學生安全,每天放學,學校都會派兩名老師,一個在前,一個在后,站在兩個交叉路口,引導學生過馬路。
綠燈亮起,一排學生魚貫而行。就在隊伍最后幾個孩子走到馬路中間的時候,一輛裝滿西瓜的深紅色三輪摩托車沖了過來。滿載著西瓜的三輪車從將近400米的下坡路上俯沖下來,越開越快。
“剎車失靈,躲開點!”三輪車司機大喊。
事情發(fā)生得太突然,周圍人還沒反應過來,失控的三輪車已經(jīng)近在眼前。
就在一瞬間,李芳大吼一聲“有車,快走!”一邊沖向馬路中間,一把推開了受到驚嚇的幾名學生。
只聽“砰”的一聲巨響,三輪車撞倒了李芳,接著又向前沖了很遠,直到車頭撞上路邊的三層臺階,才晃晃悠悠地停住。
而此時路面上,4個孩子側(cè)倒在一旁,李芳直挺挺地躺在距學生10米左右的地方。
“怎么樣,受傷沒有?”和李芳一起護送學生的陳燕老師趕忙先去查看學生的傷情,發(fā)現(xiàn)4名學生暫無大礙后,又轉(zhuǎn)過來查看李芳的情況。
“李芳醒醒啊,李芳你怎么了,李芳你別嚇我,李芳……”無論陳燕怎么喊,李芳都沒有睜開眼睛。
事情發(fā)生后,受傷師生迅速被送往附近的醫(yī)院救治。
奮力的搶救并沒有留住李芳。6月13日凌晨4時40分,李芳因公殉職,年僅49歲。
(1)聯(lián)系文章的內(nèi)容,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
魚貫而行:
因公殉職:
(2)如何理解文章開頭“本是一個尋常的周一”這句話?
(3)讀文章中畫橫線的句子,從“大吼”“沖向”“推開”等詞語,你能體會到什么?
(4)文章末尾畫波浪線的句子中“年僅49歲”的“僅”字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發(fā)布:2025/1/12 21:0:1組卷:125引用:2難度:0.31246.課外閱讀。
貧窮與富有
徐新華 女兒曾問我:“我們家有錢嗎?”
我說:“我們家沒錢。”
她又問:“我們家很窮嗎?“
我說:“我們家不窮。”
6周歲的她似懂非懂。
前日,單位發(fā)起“冬季捐寒衣”活動。晚上,我打理著一些我們一時穿不著的寒衣。女兒問:“這些時裝給誰?”
我說:“送給窮人。”
她又問:“為什么?”
我說:“他們沒寒衣,過不了冬。”
她點點頭,一副很明白的樣子。一會兒,她拿來一件小棉襖、一條圍巾、一頂帽子,說要捐出去。我正想鼓勵她兩句,不料她一把拉下我的帽子,說:“爸爸,求您了,把這頂帽子也送給窮人吧!”
我的心一震,為女兒那小小的心。我一直以為自己富有同情心,而在這之前,我卻從未想過要將自己正需要的送給別人……
第二天,我送她至校門口,看著她捧著那個小包裹一蹦一跳地走進校門,我的眼睛漸漸濕潤了。
我高興,她將比我更富有。
(1)“窮”的意思是缺乏財物。“我們家沒錢”,為什么還說“我們家不窮”呢?
(2)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主要是對女兒
(3)為什么“我的眼睛漸漸濕潤了”?
(4)為什么說“她將比我更富有”?
A.因為女兒將會比“我”更有錢。
B.因為未來的一天女兒將比“我”更富足。
C.因為女兒比“我”更富有愛心。發(fā)布:2025/1/12 21:0:1組卷:47引用:2難度:0.11247.課內(nèi)閱讀。
竹節(jié)人(節(jié)選)
下課時,教室里擺開場子,吸引了一圈黑腦袋,攢著觀戰(zhàn),還跺腳拍手,咋咋呼呼,好(hào hǎo)
上課了,意興依然不減,手癢癢的,將課本豎在面前當屏風,跟同桌在課桌上又搏將(jiāng jiàng)
偏偏后面的同學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長脖子,恨不能從我們肩膀上探過來,被那虎視眈眈的老師看出了破綻。
老師大步流星走過來,怒氣沖沖伸手一拂,“屏風”頹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無遺。不消說,費了許多功夫做出來的,建立了赫赫偉績,鏖戰(zhàn)猶酣的兩個竹節(jié)人被一把抓去。
下課后,眼巴巴看別的同學重新開戰(zhàn),玩得歡,不禁沮喪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辦公室窗戶下的冬青叢里轉(zhuǎn)悠,希望老師能像往常一樣,把沒(mò méi)
(1)給文中加點的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打“√”。
(2)文中畫“ ”的句子屬于
(3)“下課后,眼巴巴看別的同學重新開戰(zhàn),玩得歡,不禁沮喪得要命?!边@句話中“眼巴巴”突出了“我”
(4)文中畫“ ”句子塑造了同學們和老師怎樣的形象?用自己的話寫一寫。發(fā)布:2025/1/12 21:0:1組卷:69引用:2難度:0.51248.生字擴詞。
鄭 拜 租 廚 氈 羞 撒 縛 猬 伶 俐 竄 發(fā)布:2025/1/12 21:0:1組卷:29引用:2難度:0.71249.帶著任務閱讀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問題。
木蓮豆腐,一曲清涼的老歌謠
米麗宏
①在北方,消暑的食物一般就是浮瓜沉李,熬綠豆湯,用新鮮井水冰鎮(zhèn)涼粉;深井中,懸一個荊籃,冰著自家腌制的咸鴨蛋。
②“木蓮豆腐”是南方吃食,幼年有幸吃過幾次,一吃難忘。那淡淡的薄荷味,爽口,爽心,從口腔到腸胃,一路地爽啊。
③那時,跟外祖母到紹興的姨姥姥家小住。午后,門口的石板河沿邊總有老爺爺劃著烏篷船,吆喝著“來吃木蓮豆腐哉哦”;有時,是中年女人挑著擔子,走街串巷,叫賣“冰涼薄荷的木蓮豆腐要勿要”。每聽到叫賣,姨姥姥就塞我一角錢:“打豆腐去吧!”我一手操硬幣,一手拿瓷碗,順叫賣聲匆匆跑到河埠頭或者巷口,踮腳把錢遞給小販,望著他揭開紅漆木桶的蓋兒,把透明似果凍的木蓮豆腐舀滿一碗,澆一點紅糖水,滴幾滴薄荷汁,然后彎腰遞給我。我雙手捧著早已冰涼的小碗,高高興興跑回家,去享受這頓夏日盛飲。
④它的柔滑、清涼、秀美、俊逸,跟南方風物一道,讓小小的心,濺起一片訝喜。
⑤后來知道,木蓮豆腐是會稽山的特產(chǎn),其材料是薜(bì)荔子,并不是豆。薜荔,又叫木蓮,一種藤本植物,在會稽山上隨處可見,攀在大樹上的參差披拂,風來裊裊,如美女之長發(fā);附在巖石上的宛如一條厚綠毯,是石頭長出“毛”了嗎?遠看如牛如獅般壯觀。屈原《九歌》中的山鬼,“被薜荔兮帶女蘿”;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里,“何首烏藤和木蓮藤纏絡著,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那時讀到此,隨口就溜出了“木蓮豆腐”。木蓮豆腐,已構(gòu)成一個北方孩子奇特的童年記憶。
⑥《本草拾遺》中記載,薜荔“主風血,暖腰腳,變白不衰”。剝開厚實的果皮,一肚子芝麻般的薜荔子。這便是木蓮豆腐的原材料。用細紗棉布包裹薜荔子,浸在盛滿冷水的盆子里,反復擠壓,黏稠的汁液會從指間流到冷水里,直到薜荔子中的膠質(zhì)被全部搓盡。最后用干凈紗布將富含膠質(zhì)的冷水再次過濾,加入老蓮藕制作的藕粉,靜候三五個小時,薜荔汁就會變成果凍狀,透明冰潤的木蓮豆腐,就做成了。
⑦如今,北方的超市里,也有盒裝的木蓮豆腐賣,買上一碗,稍作加工,算得夏日一項悠然的懷舊消閑。
⑧在木蓮豆腐上面灑一層綿白糖或澆一勺蜂蜜,點綴幾片薄荷葉,這道晶瑩的午后甜點,便靜靜妖嬈起來;或?qū)J猴桃、西瓜、桃子之類的水果切成小塊,鋪在木蓮豆腐上,再澆些許蜂蜜,晶瑩剔透,色彩繽紛,像優(yōu)美的女花腔演唱,既清亮,又華美;也可在其中加入煮熟的黑糯米、鮮紅的玫瑰醬,再撒些白芝麻、葡萄干,又去暑,又充饑。對于苦夏的人,它是一種甜美呼喚。 (有刪改)
(1)任務一:如何制作木蓮豆腐?
A.想要知道木蓮豆腐的制作原料,要重點關注文章哪幾段的內(nèi)容?
B.想要知道木蓮豆腐的制作過程,要重點關注文章哪幾段的內(nèi)容?
(2)任務二:了解木蓮豆腐的吃法。
A.圍繞這個任務,應該重點關注文章哪幾段的內(nèi)容?
B.木蓮豆腐這種美食有什么功效?
C.填一填。
文章第⑧段一共介紹
(3)任務三:木蓮豆腐給幼年的“我”帶來了哪些樂趣?
A.圍繞這個任務,應該重點關注哪幾段的內(nèi)容?
B.填一填。
文章第①②段把北方的消暑食物和
C.把文章第③段畫線部分中描寫“我”和“小販”動作的字找出來,在原文中用“〇”圈出來,然后再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發(fā)布:2025/1/12 21:0:1組卷:95引用:2難度:0.11250.題目:那一刻,他(她)____
提示:生活中誰讓你印象深刻?想一想他(她)當時的樣子,以及當時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要求:把人物當時的樣子寫具體,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說清楚。發(fā)布:2025/1/12 21:0:1組卷:16引用:2難度:0.4
